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生了一件事情,具體事由就不描述了。自我以為情緒沒有受到影響,看看,我們經常會這樣自以為是,自己騙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好在,忠實于本我的身體并沒有被頭腦欺騙了,它很清晰的用身體某個部位的不舒服,提示我們真實的感受是有情緒的。
感受到了那個情緒的存在,醫者難自醫嘛。于是打電話給朋友做了傾訴。對方說:一直都是你陪伴我,這次能夠陪伴你,很開心。在和朋友傾訴的過程中,去感受身體不舒服的點。就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被看見的需求一樣,情緒也需要被看見哦,看見了,哪個不舒服的情緒就消失了。
倒是朋友的話勾起了一些感慨,可能也許大概我給人的印象是獨立、堅強、樂觀。好像沒有什么看不開的樣子;好像什么都不需要幫助的樣子;好像很灑脫女漢子的樣子。可是,那只是好像哦。
曾經在利益均衡的時候,我是被犧牲的那個,因為對方看起來更柔弱;曾經在都需要支持的時候,我是被放棄的那個,因為你可以想辦法搞定;曾經在靠近愛情的時候,我是被忽略的那個,因為看起來對方更需要他。
幾年的身心靈學習成長下來,雖然我可以分享沙龍、可以接個案、可以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高質量的陪伴。雖然我會做靜心,會自我調節。可是并不代表我就不需要陪伴、不需要安慰、不需要被看見。我是不會用那么苛刻,那么隔離真實感受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噠。
雖然我看起來不是那么柔弱,可是我有一顆很柔軟的心。女漢子也有玻璃心。致所有跟我一樣看著堅強,內心很柔軟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