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如何讀書”進行到底

《如何閱讀一本書》,出版于1940年,但里面的許多案例和閱讀感受的描寫,現在讀來仍然感覺心有戚戚。這種感覺太神奇了。文字和音樂,果然能穿越時空。

同樣也可以看出,八十年前,人們在讀書時就遇到了這樣的困惑,也有人在潛心研究讀書方法了。


這本書將讀書分成了四種類型: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是我們孩童時就掌握的閱讀,是對語言的掌握,對句子意思的理解。這個大部分人都已經掌握,除了在進行外文閱讀時。

檢視閱讀,說白了就是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內略讀,并能回答出主要內容、中心思想之類的內容。

分析閱讀是對文章進行特別理解。這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找出書中在談什么、用自己的話去詮釋、評論書的內容(包括同意與批評之處)。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問自己:這是真實的嗎?這是有意義的嗎?(這點有點像批判性思維的自我修煉)

主題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大量閱讀。比較復雜,比較系統。

比如說:怎么吃才營養又健康?圍繞這個主題,需要對跟這個主題相關的許多書籍進行閱讀,在讀的過程中采用拆書幫的方法,用一本書為主干,其他書為枝葉,并且注意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隱性知識顯性化,最終形成自己的主干和枝葉。形成自己知識體系中的一環。


這本書還針對不同讀物闡述了不同的讀法:實用類書籍、想象文學、小說戲劇與詩、歷史、科學等等。

粗粗瀏覽了一遍,寫得比《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里面的不同讀物的讀法好,比較吸引我的是實用類和歷史類書籍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如何辯證地去看歷史書籍。

歷史由于它的獨特性,它更接近于小說,而非科學。大家都知道,歷史并非事實,只是過去的故事流傳到現在的小說。我們應該感興趣的是現在以及未來,歷史只是鏡子,幫我們再做一次(或避免再做一次)過去的事。

何必在乎當初的事實是什么。明白了歷史的目的是要告誡我們什么,采取行動,也就夠了。

以上是我今晚大概兩個小時讀此書的收獲。這本書還有很多點我沒來得及讀:具體如何批評性地看書、如何筆記等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