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醫院探望一位80歲的老爺子親戚,沒想到老人精神狀態這么好,印象中比10多年前還胖了不少,蠻精神的,讓原本提到嗓子眼兒的擔心有所釋放。這把年齡有這個精氣神,腿腳也那么便利,耳朵眼睛都很好,吃飯還那么隨意,吃嘛嘛香,真是好生羨慕—默默在想他的家人真幸運??粗蠣斪拥臓顟B和模樣,便不時浮現出老爸的音容笑貌。
老爸離開我們已經11年了,內心深處一直在逃避著這個現實,刻意封鎖著那些美好而又難忘的記憶,甚至有段日子有機會出差和探親也總想躲避,這些年,遙遠的家鄉已不再是愛的搖籃,很害怕去觸碰那塊令人傷心、遺憾而又失落的往事。
老爸在朋友和家人眼里,一直是健康、積極、樂觀、耿直和厚道的“代名詞”他很少生病,就算有點不舒服,弄個偏方出來“泡個熱水澡”、“發發汗”、“花椒水”……小時候的我因為淘氣,腳腕會經常扭傷,老爸用白酒燒燒,給我拿捏按摩一番就沒事了。好像什么毛病經他一折騰就好了,真像半個郎中神奇的照顧著他自己和我們,在我們的印象里,他永遠都是那么健朗,讓我們一家感到無比踏實。
老爸文化程度不高,在我眼里卻是一個很“淵博”的高參,也許是跟他就讀武漢國民小學有關,跟他一直習慣聽廣播、聽音樂和聽戲劇有關,大有“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的胸懷,總可以把樸素的事情,用很簡單睿智的語言表達出來。記得閑聊時問起老爸,您向往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想回武漢生活嗎,他笑道“城市再大,我們需要的也就一張床,其他跟你好像沒多少關系,我不喜歡大城市,那里太鬧了,昌吉這個城市我就覺得特別好,很干凈又方便”。時隔多年,沒想到這種生活狀態在我們身上實現了,也應驗了這句話的真理和份量。
小時候,記得每次老爸給爺爺寫信都要醞釀很久,神情顯得那么凝重而又復雜,然后把我們姊妹幾個打發到一邊—怕我們干擾到他,有時寫著寫著還會眼含淚花,記憶里的他總是那么堅強。記得一次偷窺他伏筆寫下“尊敬的父親大人”然后就開始陷入沉思……年幼無知的我們也常常費解,老爸寫封信怎么會這么艱難,多年以后,我們終于理解了這份情感。
隱約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的年味好濃,有很多來自老爸的習俗和家規,有老爸老媽一起合作,那么多永遠也吃不膩的各種油果子和好吃飯菜,有親切而又熟悉的歌聲和歡笑……過年,成了全家人濃濃的享受和期盼,更是對來年的規劃、意念和期許。
老爸的眼睛近視—被耽擱在那個貧窮而又無知的歲月里,讓老爸飽受了各種委屈,也錯失了很多機會,但他一直很開朗、很積極,視我們4個孩子為他一生最大的財富和驕傲。他愛我們,用盡了各種心思寵愛著,換著花樣演繹著一個父親對子女們最無私的愛。記憶里,他幾乎沒有罵過我們,更別說像其他家長動輒就體罰了。記憶里,我是從來沒有缺過零花錢和各種小零食,每次他出差回家,總會帶各種好吃的。小時候上學,冬天無論多冷,我和姐姐總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早早出門,每天放學回家,總有他想著花樣準備好的飯菜,哪怕是用大鍋余熱烤的香酥饃片……
老爸是1960年鐵路系統支邊青年,第一站到的是哈密鐵路局,每一次聽他回憶那段日子,總會伴著很多復雜的情緒在里邊—三年自然災害,那個動亂的年代,無論走到哪里,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是當時大家最大的愿望,因為饑餓,因為平窮,支邊情節在短短的三個月后被現實徹底打敗,他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組織,一路向南……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爸被譽為當時的“困難戶”,所以成家很晚,對我們幾個孩子的寵愛,在當地那是出了名的,他尤其喜歡小孩,經常給兒孫們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玩他小時候在學校里做過的手工,經常給幾個孫女當道具,常常扮演著一個聽話的“好學生好孩子”任由頑皮的小孩們擺布,他和幾個孫女經常玩“過家家”的游戲,擁有著只有老小孩和小小孩們才會有的童趣、快樂和幸?!?br>
老爸做事很認真也很執著,老爸又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雖然很早就離開了家鄉,比起其他當地人,老爸尤其顯得孤獨,在我們的印象和感覺里,疆內一直是舉目無親。也許是人上了年紀喜歡念舊了,也許是到了昌吉離六道灣煤礦的距離只有30來公里了,他說要去找這位堂姐(他只是隱約聽說堂姐在六道灣),當時家里人都反對,這怎么找?連個完整的地址也沒有,堂姐夫的全名都不知道,他說過幾回都被一家人否了,終于有一天,老爸好像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了,堅持要去找這位失散至少40年的姐姐姐夫一家,而且大有“離家出走”的架勢,那是一個沒有手機的年代,記得當時已經很晚了,正當全家在著急上火的時候,一個陌生電話打進家里,一個自稱是我們表哥的人,他說舅舅在我家里住下了,你們別擔心,見到親人他很激動很開心,要多玩幾天,然后把電話轉給了老爸,老爸得意的告訴我們他找到姐姐一家了。天哪,當時我們都吃驚壞了,事后才知道,他坐車到六道灣以后四處打聽,告訴人家這家人是湖北來的,姐夫姓葉,總算遇到好心人……過了兩天,我們專門開車去姑媽家,一是拜見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和家人,聽見這濃濃的鄉音,我也是激動的熱淚盈眶,也許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吧!再把老爸這位“功臣”接回家……從此這一片熱土上,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有了姑父姑媽,還有兩個表哥表嫂以及其他家人,讓我們姊妹幾個第一次因為近距離的親情而感到欣慰和踏實,也才有了這些年親人間常來常往的溫暖……
老爸喜歡唱歌、唱戲,尤其是革命歌曲、京劇、楚劇、黃梅戲……小時候一到過年就會有一幫小孩到家里玩,更多的是沖著老爸鏗鏘有力的歌聲而來,在那樣一個娛樂匱乏的年代,能聽到這么動聽悅耳的歌聲,真是一件熱鬧而又幸福的事……,老爸喜歡唱歌,在那個充滿動蕩的年代,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也許很多的辛勞和孤獨,都在歌聲中得到化解和釋放。
老爸的樂感和嗓音,我們4個孩子都未能遺傳上,更別說超越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那些年,老爸幾乎每天都會到公園里跟一幫老年人在一起唱唱歌,而我們卻因為忙碌,少了很多這方面的“福利”。偶爾一次因遠在湖北的大姑一家來疆游玩,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飯,熱鬧之余一起唱歌助興,老爸點了一首四季歌,隨著旋律老爸是一字不錯的全唱下來了,這字幕老爸可是看不清的啊,而且音準的完全無可挑剔,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我們卻因為忙碌因為浮躁,早把這個先天的觀眾和聽眾席位,拱手讓給了公園里的大爺大媽們……事后,姐姐更是痛心疾首,很激動也有點悵然若失的告訴我,那一晚老爸帶給大家的種種驚喜,那一刻的我,除了激動更多的是遺憾,遺憾長大后我們卻因工作和小家,反而很少有機會有耐心聽老爸唱歌了,兒時的我們可是伴著老爸的歌聲長大的呀……
父愛如山,伴著歲月的成長會越發有感觸。不管是遠離家門在外求學,還是走向工作崗位,無論遇到多大的委屈只要回到家或電話里聽聽老爸的聲音,嘮一嘮都會釋放很多。那一年要外派到江蘇,第一反應就是想聽聽老爸的意見,記得他當時沒有任何猶豫的說“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么好的機會,這么年輕一定要出去走走,孩子不用擔心,有我和你媽昵……,那一刻,面對如此跨度的選擇與挑戰,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和支持,比先生的話還顯得更踏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讓這種選擇變的義無反顧、信心滿滿。
老爸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也總教育我們要早睡早起,食不言睡不語,做一個正直、善良、上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印象里老爸沒有遭受過任何病痛的騷擾,也正是因為這些,才被我們所忽略,平時有點不適,挺挺就過了,而這一次,一檢查便是晚期,終于沒有挺過去……
2005年10月當查出老爸的身體出現嚴重狀況時,那一刻全家人都懵了,怎么可能?也許都是我們太大意,也許壓根兒就沒把老爸最近的“不舒服”當回事……我的第一反映就是要調回去,要多陪陪他,當我委婉的告訴他這個想法時,他竟然很輕松的說:“不用擔心,生病是正常的,再說人上年紀了,總歸是要走的,而活著的人一定要好好的,該做什么做什么”,他說的那么堅定而又從容……
那一刻,遙遠的家鄉不再只是牽掛,更是煎熬……每天在電話里感受著老爸的情緒變化,所有的樂觀與豁達逐漸被瓦解,真切感受到,在病魔面前,一個人是多么的脆弱和無奈,曾經那個健壯樂觀的老爸逐漸變得煩躁,漸漸變的孤立起來。因為上了年紀,病魔已擴散到了全身,妹妹醫院的專家診斷下來,只能采取保守治療,原本想著陪他回湖北老家、到江蘇、再到他想去的地方走走轉轉的,但是一面要配合藥物和營養輸液,一方面被摧殘著的老爸全然沒有了那份心境,那一刻,一切出遠門的計劃只能是一個“奢侈”的愿望……
2016年的春節,全家人度過了記憶中最糾結、最沉悶也是最小心翼翼的年。為了減輕老爸的心理負擔,全家人自始至終都隱瞞了他的病情,盡管他自己也有所察覺,但他寧愿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直頑強的抗爭著,因為他還有那么多未了的心愿,那么的不甘心……失聯有段日子的堂姐一家,還是終于打聽并找到了,有了老家親人的音訊,湖北老家寄來了武昌魚、麻糖等好多特產,寄來了老爸惦記多年的楚劇磁帶,聽著鄉音,聽著楚劇,那一刻老爸似乎忘卻了病痛,他感慨的說著那些幸福往事,有些日子沒有見他這么安詳,這么開心和平靜了……
老爸的一生是樸實而又坎坷的,也常常因為有我們這個大家庭,有老媽的勤勞、持家,讓他的晚年變得無比驕傲和欣慰,遺憾的是,正當可以放下操勞,能夠安度晚年,享享清福的時候,卻離開了我們。
那一年弟弟還沒有女朋友更別說成家;那一年老爸疼愛的三個外孫女一個剛升初一,一個剛上小學,還有一個正抱在懷里?,F如今一個復旦大學已畢業,然后保研都讀研二了,一個在國外上了理想的大學,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就連抱在懷里的老三,今年也該小升初了;弟弟也成家立業了,寶貝兒子也已經4歲多了;姐姐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也要了二胎,可愛的兒子也都上小班了。我們這一大家,如果老爸您還健在,還真不曉得您會幸福樂呵成什么樣了!!
11年了,這一次任記憶的閥門打開,往事歷歷在目,一切如昨,像是在回憶,更像是在跟老爸交流和訴說,此刻,縱有萬般無奈和惆悵也只能化作一縷清風,那份深深的依戀只能藏在心底,所有的開心與不開心終將成為過去。最近湖北老家的叔叔和姑姑以及表哥們也常常問起我們全家的境況,其實,所有的感念與親情都在,也忍不住的感動和感慨著,有機會也一定會回去看看的。
老爸您的教誨從來都沒有豪言壯語,我想只有懂得珍惜,才會更彌足珍貴——珍惜現在、珍惜每一份親情,用心對話自己,好好的孝敬老媽,善待每一位親人和家人,讓家里的一切變得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踏實,唯有不辜負才是對家人、對親人們最大的告慰……
老爸其實您一直就在,您的一言一行一直都在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在鼓勵著我們要不斷努力,做一個對家人對社會有用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