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秦帝業白起之勢 第一部分白起身邊的那些人和事之秦宣太后(三)

理智的政治強人,為秦國穩定護航。

秦宣太后不僅據有高深的政治權謀,也是一個極其理性的統治者。在其擁立秦王以及在后期秦國統治期間,不僅建立了傲人的功業,并且也通過其理智的對局勢的判斷與控制,化解了秦國內部多次危機。

在秦王候選人上,秦宣太后的權謀。

秦武王死得早,死的突然,既沒有留下子嗣,也沒有留下繼承人選,這一下讓那些有野心的家伙有了表演的機會。當時的羋八子就是抓住了之一機會,重拳出擊。

本來羋八子推出的秦王人選應當是自己的二兒子公子市。為什么這么說呢?公子稷雖然也是她的兒子,但是早年就已經作為人質赴燕,所以,雖然是親生的,但是時間長了,感情也就淡了。但是公子市是不同的,他一直陪在自己母親的身旁,朝夕相處,與目前的關系十分融洽。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來講,當然會將最好的東西送給自己最喜歡的兒子,這是人之常情。也許,之前的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子市爭奪王位做準備。

但是公子稷這個“程咬金”又是怎么冒出來的呢?這跟當時的戰國格局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秦國爭王之戰,不僅僅是比拼誰在國內手頭上掌握的權利有多少,當時的國際支持也很重要。國際力量的支持一方面可以給秦國的秦王人選滿滿的底氣,一方面也會左右秦國貴族的站隊,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新王即位后秦國的安全和政治穩定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果是我國擁立的國君,那一切事情好商好量,如果我支持的候選人被搞死,那我一不高興,就會合縱其他國家給你點顏色看看。

公子稷的脫穎而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造就的。當時魏國支持惠文后擁立的公子壯,楚國支持羋八子擁立的公子市,無論誰獲勝,這背后的支持國家于秦國都有擁立之功,今后與秦國的關系會得到比較長足的發展,但是無論秦與魏聯合,還是秦與楚聯合,對秦國周邊的國家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而此時,最為擔心的,應該是趙國和韓國。因為三晉一直是秦國主要針對的國家。當時趙國國君還是趙武靈王,他的反應很快,他明白,現在魏國和楚國已經在秦王之爭的斗爭中取得了先機,無論自己此時出擊支持哪一方,也僅僅是錦上添花,除非他可以在現在的候選人之外再推出一個候選人,對這個人來講,才叫做雪中送炭。

這個人會是誰呢?當時,秦國分成兩派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再弄出個第三派很難了。那在現有的兩派里面選誰呢?直接在秦國眾公子里選,意義不大,為什么呢?具有實力和有號召力的人選已經在激烈的爭斗著,站位也已經差不多了,很難再有合適的人選了。看看國外吧,對了,燕國還有一個倒霉蛋呢。這些年此人已經被自己的國家遺忘,也不招自己的親人待見,此時若給其關懷,其必感恩戴德,何況送他一個王位呢?對了,這個人就是在燕國做了好長時間人質的公子稷。

趙國和燕國簡單商量了一下,達成了共識,一起護送公子稷回國爭奪王位。趙武靈王合計,一旦我們擁立新君成功,那我們趙國就成了秦國的恩人了,那秦國還不得拿我們趙國當哥們呀,我就可以安心的去對付中山和東胡了。

如果趙國知道自己的這一舉動為以后的趙國乃至為戰國帶來了多大的災難,估計會把腸子悔青了。他們擁立的這位爺在位期間東弱齊國,南損楚國,周邊蠶食三晉,使秦國成為戰國獨一無二的強國,也是日后秦國鯨吞天下的始作俑者。但是當時的趙武靈王看不到這些,直到他身死沙丘之時也沒有看到這些。而此時此刻他所能想到的是趙國需要有個相對安穩的國際環境進行地盤擴張,能夠對秦國未來的政局有所影響,這樣就足夠了。但是趙國的這一舉措,的確對當時的秦國政局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從大局上看,趙國燕國的表態打破了當時秦國爭王暫時的平衡局面。當時惠文后一派憑著魏國的支持、正統的地位以及手上的兵權與羋八子的楚國背景以及魏冉的軍事力量形成了僵持的局面,甚至會有一些小小的優勢。因為畢竟其地位在那擺著呢,再努一把力,秦國貴族就有可能一邊倒的支持惠文后。

可是這時趙國、燕國的介入,使局勢發生了逆轉。一方面,由于趙國、燕國支持的是羋八子的兒子,羋八子的后臺由一個楚國變成了楚、趙、燕三國,尤其當時的趙國在鼎盛時期,對鄰居秦國的影響可謂巨大。他們的介入,馬上恫嚇住秦國的貴族,讓他們不敢輕易表態,甚至其中有些親趙親楚的會占到羋八子這邊,同時也警告了秦國當局,不按照我們的意思辦,有你秦國好受的。自此,羋八子集團的一下子從稍微劣勢轉為巨大的優勢。

對于羋八子集團來講,趙國燕國的介入,也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為什么呢?母親疼愛孩子這是人之常情,羋八子把繼承王位的希望肯定放在了自己最喜愛的兒子身上。但是隨著局勢的變化,一個自己幾乎都快忘記的兒子殺了回來,對他說“媽,我要當王”。這時羋八子的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因為這時公子市肯定會提出反對意見,并且會在自己目前身邊軟磨硬泡,希望母親挺自己。此外,羋八子也知道,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而一國不可能有兩個王,今天無論自己的兒子誰做了王,另外一個就危險了。所以此時的羋八子在感情上陷入了深深的焦慮當中。

再從形式上判斷,如果繼續堅持以公子市為候選人,可能現狀的劣勢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扭轉。而得罪了趙國,他無法判斷趙國將會再次使出什么樣的手段,使自己的集團陷入新的危機當中;而改公子市為公子稷,自己的國際支持實力將會大增,并會進一步確立優勢。同時由于公子稷是為秦國的穩定而在燕國做的人質,雖然沒有什么戰功,但是也算是有苦勞,能夠廣泛博得秦國貴族的同情與支持。一旦公子稷成為秦王,勢必楚、趙、燕會與秦國有一個短暫的蜜月期,而趙國親善秦國,三晉就等于三晉與秦國交好,對于戰后秦國的穩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從感情方面判斷,羋八子肯定更希望自己的愛子公子市成為秦王,但是從戰略上來講,公子稷是不二人選。也許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替羋八子做出選擇,這不明擺著么,就選公子稷。但是如果從羋八子的角度來講,其實很難。放棄了公子市的候選人資格,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兩個的關系,公子市就有可能成為刀下之鬼,這等于是剜下了羋八子心頭之肉,而公子市也會認為母親不顧及母子之情而產生怨恨。這是秦宣太后遇到的人生當中第一個兩難選擇,她會怎么做呢?

但是羋八子不是羋八子,她是宣太后。面對這種兩難的選擇時,通過理性的分析和仔細的斟酌,她選擇了公子稷。這就是一個政治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危難關頭,理性一定要戰勝感性,無論情況多么復雜或是兩難,一定要從戰略角度出發,衡量得失,從而做出有利于局勢的選擇。歷史上很多政治強人都有這種素質,比如諸葛亮斬馬謖,唐玄宗殺楊貴妃等等。羋八子這次作出的抉擇,是一次正確的抉擇,一次明智的抉擇,使羋八子集團順利的登上秦國權力的頂峰,這也是一次歷史性的抉擇,正是這一抉擇,造就了秦國爭霸的雛形,也為之后秦昭襄王、魏冉、白起等秦國明君、名相、名將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