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首選你得選擇你需要的品種,沒有好或不好的品種,只有適不適合你的月季,每一個品種都有它的優點,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做圖片黨,根據你種植環境選擇你最需要的品種。不要這棵還沒養出效果又去換別的新品種,有些品種需要壯年才有驚人的開花效果,也許小苗的時候并不滿意,但是一旦成型會讓你驚喜萬分。注意,不要盲目的追求新品種,認真種好自己喜歡的品種。
陽臺族:選擇花量大,多季開的,植株冠幅不大的那些品種,一定先查好資料,要不然花啊沒看到就變樹了。例如小冠幅的奧斯汀月季,豐花月季,微月等,不是陽臺只能種微月,有些小株型的灌木也可以,切花類的也可以,但是這種不會是整體效果,是單花觀賞型的,適合拍照插花等。
露臺:與陽臺類似,但是可以選擇一些稍微大的灌木,還可以種小型藤本做花架、花柱,也可以種切花,但是不建議種古典玫瑰類大月季。
庭院:根據院子里實際情況來選擇你的品種,圍墻、花架、拱門等弄個藤本。有些一季的老玫瑰實在好看,總能給你個大驚喜,而且好養,易照顧。根據自己喜愛的顏色組合在一起,在空曠的地方種幾個大型灌木,一叢一叢很好看,在邊上可以密植一些HT型的??梢栽诩偕竭?、角落里種個幾個老玫瑰的。
二、購買和植株處理
購買前需要考慮你的種植環境是否合適種月季,首先月季是強光照植物,需要每天至少6小時的直射光照,注意,是直射光照,三面封閉的陽臺就不算光照良好。光照不好,影響植物生長、開花性和開花的標準程度;其次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月季具有較多的病蟲害,通風不良容易得病。第三,月季是需要精細管理的植物,要定期進行施肥、打藥、修剪等。如果種的多,每天必須保證半小時的打理時間。
首先選擇一棵壯苗,壯苗的標準不是高度和是否有花苞。應該是有一定的根莖粗度和種植時間及健康無病害的葉子。一棵老練的月季可以提高運輸后的成活率和種植后的爆發程度。注意,我們賣的不是成品花,而是種苗,所以不一定是帶有花苞。
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條件選擇合適大小的苗,是牙簽小苗還是進口裸根大苗,自己選擇。您寧愿花大半年時間養壯一棵三五元的小苗還是直接花二十多買一棵壯苗,還是一百多買一個嫁接大苗。
關于嫁接和扦插的優劣,不建議買嫁接在薔薇桿子的嫁接苗,但是可以選擇實生薔薇根接苗,根接是現階段最好的繁殖方式。但是,怕有砧木芽萌發而放棄嫁接也沒必要,砧木芽挖開除去就好。也因為扦插怕老化而選擇嫁接也沒必要,扦插苗種個五年十年也沒問題,不要因為種不到二十年放棄扦插苗。一點,長勢快的可以選擇扦插苗,長勢弱的可以選擇嫁接苗。還有點,不是一味苗大就好,小陽臺是hold不住嫁接大苗的,還不如買個小苗培養感情來的好。
盆栽花苗收到后老葉有部分黃葉為正?,F象,經過長途運輸,悶在黑暗紙盒中,老葉提早老化,特別是濕熱天氣,為正常現象,不影響成活。
收到后,苗不是特別缺水的話,在傍晚進行移栽換盆,不需要特別的緩苗,更不需要在陰暗環境中緩苗。
收到后建議三天內換盆,在通風環境環境中緩一兩天苗足夠,然后在半個月內必須換盆,特別是夏季,小盆很容易缺水。
移栽后務必澆透水(均勻的,緩慢的直到盆底流水為止),就算下雨也要澆水,然后放光線良好的通風環境。
三、土壤與介質
如果地栽,除非鹽堿地,一般都可以種植月季,不管江南平原的黏土或山區的沙壤。在黏土種,需要適當種高一些以便排水。沙土種可能需要更多的底肥,以防礦物質的流失而造成的缺肥。
雖然盆栽月季對介質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啥都可以種,但是好的介質可以更容易養出好的苗,而且可以減少養護的投入。太松軟的介質排水性太好容易造成輕微缺水和造成養分的流失。黏土容易造成爛根,但是松軟的介質可以增加澆水和施肥的頻率,相反,黏土可以減少澆水次數方便夏季的養護。所以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用最容易得到的材料配適合自己的介質,疏松透氣就好,常見的配方有:菜園土:粗沙=6:4,泥炭:珍珠巖=6:4,泥炭:松鱗=6:4,泥炭混合赤玉土等,不是很嚴格,如果混點有機肥就更好了,有機肥能經微生物分解慢慢釋放養料,能加強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疏松,透氣排水性能好,不至于很板結,建議有菜園土的盆子里最好加些有機肥,如果是純介質,沒必要再加有機肥。還有,陽臺等通風不是很好的環境,不建議加有機肥,因為為導致細菌和害蟲的滋生。還有個誤區要了解下,底肥不是放在盆子底部的肥,這樣肥很容易隨水分流走,可以混在土里,或環狀施在根周圍的表層土里,根有趨肥性。
四、盆子選擇
盆子的質地最建議還是塑料盆比較好,款式多,也美觀,基本可以滿足大家的種植。瓷盆是美觀,但是不透氣,最不建議種植月季,陶盆可以,但是太容易缺水,所以不建議小陶盆種植小苗。
盆子大小的選擇,一般幾個月的小苗可以移栽到直徑15-16厘米左右的盆子里,建議盆子參考1加侖盆。一整年的中苗大小建議2加侖種植。裸根大苗或盆栽大苗可以選擇3加侖到7加侖的盆子。不要種瓷盆,不要一次性貪方便換很大口徑盆子,如果水分控制不好的話就會爛根。然后種大半年后再換更大的盆子,每次換大10厘米左右。盆栽苗在土球不散的時候四季都可以換盆。
五、栽種
一般的盆栽小苗,種的時候用手掌托住盆子表面,然后倒過來,就直接把盆子拿走就好,再倒過來放盆子里或土坑里,千萬不要直接拔。注意盡量不要弄散土球,會傷根系。稍微一捏就要斷很多根毛。種好后及時澆水澆透,就算下雨也務必再澆水,澆水能讓根毛貼著介質直接可以吸水,要不會影響水分的吸收。注意,冬天有花友怕澆水后凍住,其實有水分在還有個緩沖左右,沒水的話更容易凍著根系。
地栽的話,挖一個比容下根系更大的坑,建議用有機肥或介質改良下挖起來的土再回填。北方雨水少的沙壤土可以種深點,但是南方雨水多的黏土地區,建議稍微挖一小坑,直接平放苗,再堆高種植,這樣以利于排水。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草坪種植,特別需要種高點和進行土壤改良,種好后并適當挖去土坑周圍的草坪并進行松土。
籬笆及圍墻的小藤本種植間隔為1米到1.2米。一般灌木為60厘米間隔一棵,豐花月季可以45厘米一棵。不是很推薦為了追求及時效果而種很密,容易造成通風不好而得病。
很多花友反映種好后葉子發黃,然后脫落,其實這個就是某個過程中缺水造成的,很多時候由于種好后沒有好好澆水,缺水后植物為了減少水分蒸發,產生脫落酸,底下老葉就會發黃而掉落,雖然不至于造成死亡,但是會影響生長。
六、施肥
首先了解下植物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氮磷鉀,然后加微量元素,所以只要補充這些就夠了,有機肥利用的也是這些,只是釋放的比較緩慢,能長期保證植物的營養供應,還能促進疏松。雞BB和骨粉是磷肥的主要來源,但是肥效很慢,磷是促進開花的,所以對月季很有好處,草木灰是鉀肥的主要來源,促進枝條健壯,豆餅有大量的氮肥和磷肥。
現在花友最常用且有效的是用控釋肥,控釋肥是根據植物的需求配成,用一次能保持很長時間,非常方便,控釋肥釋放的速度會根據水分的多少和溫度的高低而不同,所以不用擔心冬天低溫休眠肥卻大量釋放的現象。如果沒有控釋肥平時可以噴施葉面肥或用水溶肥進行澆灌,把水溶性肥料基本按一千倍液稀釋,一星期一次,保證植物健健康,非常茁壯。不過不同的苗期用不同的比例的氮磷鉀比,小苗和秋季多用點鉀含量高的,開花時用磷含量高的,要養葉子氮素高點,不過為了簡單,用通用的一般就好了。一年的不同時間也注意用肥的不同,春秋季可以適當多加氮肥促進苗的生長,秋季后進來少施氮肥,以免徒長或秋季還長嫩枝容易在冬季凍傷。
注意,中國大部分氣候下夏季不會休眠,所以夏季也是需要施肥,。夏天是植物一年當中生長比較快的時候,這個時候必須保證一定的肥力,肥力不足可能造成休眠、盲芽等,很多時候夏天開花小也是這個原因,夏天最好就是薄肥勤施,大水大肥,花朵照樣很大。
七、修剪
備好鋒利的剪刀是前提,最好是一把修主干的稍大的剪刀,一把是修葉子嫩枝的、摘花的小點的鋒利剪刀,比如摘果剪。
一般修剪時留朝外的芽進行傾斜修剪。離芽不能太近傷害芽和太遠容易出現枯枝,枯枝不是黑干,只是上面沒有葉子而干枯而已。平時以輕度的美化修剪,即剪去殘花和細弱、死亡、受損的枝條,花后修剪應適當配合施肥,以促發壯芽和下次的開花。
冬季修剪時間,由于國內地域太大,無法說明具體時間,可以秋季落葉后到春季萌芽前都可以,建議是在看到有芽膨大飽滿,養分積累后就可以冬季重剪了。南方,福建兩廣海南等地區冬季修剪參考生長期就可以,花后或長的枝條剪去部分,人為的促進休眠積累養分。
由于品種差異和地區差異,修剪不能一概而論,根據自己情況修剪,及時記錄以便下次參考。一般苗是剪不死的,只會影響開花而已,所以多試驗就好。
小苗生長期:一般不作強剪,只是在生長季節,花后剪去殘花為主,修剪部分枝條,長度為新枝的一半左右,不要根據第幾片葉子處修剪,這樣就能很好的控制株型。不要舍不得剪,修剪是為了控制株型。枝條比較細軟的品種特別,不要比較長就搭架子,剪去一半枝條,重新發芽,就不會倒伏,也容易發低位芽來更新主枝。
小苗冬季休眠期:同花后修剪。
大苗生長期:也是花后修剪,剪去枝條長度一半,因為大苗,容易出現細弱枝,內堂枝,這些一并剪去,不要擔心底下空,空松會發新枝補足。
大苗冬季休眠期:壯花類,留三四個個主枝,留45厘米長度為宜;豐花類,剪去細弱枝,內堂枝,剪去三分之一長度為宜。
藤本類生長期:不用修剪,剪去殘花為宜,盡量多留枝葉促發筍芽。
藤本類冬季休眠期:小苗也不需要修剪,輕修為宜。大苗,剪去兩年及以上沒有活力老枝,剪去細弱枝,適當拉橫牽引,促發短枝,短枝容易開花。
注意:千萬不要在夏季強剪,一定保留葉子,夏季光桿,非常危險。
八、如何促進發筍芽
藤本類的大枝條一般就是靠筍芽。灌木類的主枝更新也是靠的筍芽和低位芽。如果想弄一個又粗又壯的筍芽出來,可以做到兩點,第一,營養要跟上,苗非常健壯,肥力充足,第二,打破頂端優勢,可以把枝條壓歪、拉橫,雖然修剪也能破壞頂端優勢,但是修剪了之后會影響植物營養吸取,所以盡量多保留葉子,這樣肯定能出來個很壯的筍芽,然后如果原來的枝條很細很弱的話可以剪了,中間空松,容易發低位芽,一直枝繁葉茂,比較難發芽。還要注意一點,秋季不要促發筍芽,要不等芽出來就冬天凍了就不好了。
? 雖然筍芽挺好,不過也不用刻意制造,一般微月和豐花月季不是很需要,要來的會來,通過修剪和摘花就能很好的控制開花和株型。只有小藤本和切花才需要刻意的促發筍芽。
九、病蟲害
月季病蟲害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病害,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和雨水豐富時期特別明顯,表現在主要的白粉病和黑斑病,時間上表現在春季和秋季秋雨綿綿時期。在陽臺和露臺通風不好的情況下,四季都可能會得病。紅蜘蛛也是,在通風不好的地方容易爆發。
紅蜘蛛:表現為葉子上細小白色斑點,在背面有白色或紅色細小蟲子,大多發生在老葉。主要防治是通風和淋雨。早期和苗不多的話,建議用清水沖洗,每天一次,沖洗背面,三五天基本能控制,主要是卵孵化后繼續沖洗直到沒有蟲卵。藥劑的話,建議愛卡滿,金螨枝等最常見有效的新型殺螨劑。
青蟲類的:在有葉子被蟲子咬了,就可以打藥,不需定期預防。建議蘇云金桿菌,低毒,而且對切葉蜂和蛀蟲都有效果。還主要是沒有藥害,不能用菊酯類殺蟲劑,對月季葉子有明顯藥害。
蚜蟲和薊馬等:對口吸式害蟲都可以用吡蟲啉,比如蚜蟲,薊馬,飛虱等,蚜蟲表現在嫩芽和嫩葉上綠色或褐色小蟲子,一旦有會密密麻麻。薊馬表現在嫩芽枯焦,一般很難看到蟲子,發現嫩芽和嫩葉枯焦卷曲,連續打兩次吡蟲啉就好。
病害:主要是黑斑病和白粉病,這個以預防為主,在通風和光照良好的條件下,每星期到半個月進行一次預防,雨后補一次。預防可以噴灑代森鋅(藍粉)和白粉黑斑類藥。
黑斑?。喝~片上會有規則黑色斑點,周圍會發黃,嚴重的話整棵苗的葉子都會發黃落葉,影響很大。預防以保持環境干燥通風為主。建議用藥:杜邦福星,為經典的黑斑用藥,還可以苯醚甲環銼,等三唑類殺菌劑
白粉病:葉片上會有白色粉末,然后葉子會卷曲,這個春天和秋天雨水多的時候容易爆發,預防也是以環境干燥通風為主,盡量減少氮肥。建議用藥,腈菌唑、金枝白、乙嘧酚類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