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年底開始寫作,這些年這期間我也遇到很多寫作瓶頸,突然之間就不知道寫什么了,要不每次寫完都不滿意。如果有一段時間工作特別忙,自己要抽出時間寫作,會變得非常疲憊。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有才,成為一位“作家”從來不是我的目標。
我有自己的主業,從來沒有想過以寫作為生,寫作只是我的愛好,某種程度上是副業,是和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寫作,在我看來并沒有技巧可言,唯一的方法就是寫。
寫作的核心應該是豐富的經歷,這是你素材的來源。此外,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及對于人性的關注和了解。
我素材的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就是生活和閱讀,還有持續的學習。生活中,就是要走出去,接觸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地方。
你的經歷越多,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越完整。還有和優秀的人對話,和長者交流,能啟發自己的思考。
1.隨時記下你的靈感
我隨身攜帶一個本子,我有靈感了會馬上記下來。我有很多文章,是經過很久沉淀寫出來的。我把我經常用的方法,文章怎么孕育出來的方法,寫下來,給想要開始寫東西的人一個啟發。
我讀熊秉元的《正義的成本》,其中有一章“稻草人的由來”,提到我們為什么喜歡給別人貼標簽,我邊看就邊在書的旁邊寫關鍵詞:工科男靠譜、不浪漫;心理學,你知道我想什么嗎;上海人精明;介紹對象的例子……
等我看完這章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寫完了很多關鍵詞,我馬上拿出本子寫下了我的框架,等我真正動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一個星期之后了。
看書得到靈感,這個“靈感”其實就是觸動點,當時的觸動點,我寫的文章不管好壞,肯定是某個點引起了我的思考或者觸動了我的內心,過后不一定有感覺,但此時此刻的當下,我內心是有波瀾的。
這個東西特別重要,一定要記下來,人會遺忘的,如果不寫下來,等到動筆的時候,你發現什么也寫不出來了。
我一直認為自己非常理性,可我看到身邊人炒股的時候,我為什么就去開戶呢?還有我為什么放棄呢?這篇文章從觸動的點開始,到動筆,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說,這一個月里,每一次的素材都是使這個故事更豐滿。
2.第一次寫作的難點
從0到1是非常難得,只要你開了這個頭,后面并沒有多少差別。這個時候,我舉一個例子,也是看得樂嘉《本色》上的,他主要想說明出第一本書后,后面并沒多少差別。
他的比喻:在你是男孩還是男人的標準上,定義很清晰明了;而你到底是做了一次還是一百次,只是經驗豐富和技巧嫻熟上的差別,并不影響本質。在你完成第一次時,你已經突破了。
我有時候找來一堆素材,列出來框架,真正動筆,太痛苦了。但我知道只要你開始寫,無論多爛,它完整就夠了。寫完之后,就可以一遍遍修改了,這樣一次次改進,每次寫的都比上一次好。
所謂的技巧都不重要,打開電腦,開始寫吧。我現在寫作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已經熟練了。熟能生巧,練習吧。
3.寫作要規避的風險
我寫文章,對自己有一個要求,著眼于生活中的小事,不寫大事,國家大事不討論不涉及,我這人膽小,敏感的話題不寫。
關于我工作中的很多事情,我如果寫的話,更有素材性,但我只會選取幾個片段。我不會告訴你我現在具體正在做什么,在這個項目沒有結束之前,我不會寫的,這是我的飯碗。還有我之前參與的項目,有些是簽署保密協議的,商業上的很多東西想寫,但不能寫,這是底線。
還有很多故事,我想寫下來,但可能對自己不利,也可能對身邊的人造成傷害,我就沒辦法寫。很多時候,我寫下經歷的一些事情,寫的很克制。真相要遠比現實殘酷的多,會把人灼傷。這樣一個過程,讓我學會了寬容,原諒年少無知的自己,原諒別人的傷害。
4.幾個簡單的原則
對我而言,遵守幾個簡單的原則:句子不要太長,句子太長,讀者不容易掌握文意,增加閱讀成本。兩三個逗點之后,最好就畫句號,重新開始下一句。
語言上盡可能的口語化,通俗易懂。文章完成之后,自己從頭到尾默念一次。如果能口語般的念完,這樣讀者讀起來也不費勁。
每一篇文章一定要貢獻價值,只有給別人提供價值,讀完你的文章要有所收獲。
寫在最后:
寫作從來不缺少方法,只要你開始寫了,每個階段遇到問題,你要相信都有老師等著你。最重要的就是要開始寫成品,每天記錄你經歷的一些事情,記錄什么不重要,關鍵你已經開始寫了。如果寫文章有點困難,那就寫狀態吧,140字左右,配上一張圖片。
寫作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生命不息,寫作不止。
我能寫,你就能寫。想要寫作的朋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