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新番《Just Because!》的評價處在兩個極端:
一種:
這番很好看;
敘述風格、BGM、人物塑造,我能打9分;
背景美炸,良心啊!
與之相反:
節奏太慢了、垃圾;
男主果斷又是備胎吧、ntr、棄;
人物都崩成啥了、用腳畫的吧;
……
雖然評價處在兩個極端,但是看到豆瓣上四星居多(35%),五星和三星幾乎各占25%,可見這番是處于可以稱得上好,但是尚有不完善之處的。
首先,來一波《Just Because!》的科普:
《Just Because!》是由比村奇石角色原案,小林敦指導,鴨志田一系列構成,PINE JAM制作的原創電視動畫。這是一部確定動畫化之后,小說才開始的作品。
所以,這部原創動畫,倘若動畫里沒有透漏給我們故事信息,我們也就很難從其他渠道獲取了。
這一點,對于劇情黨的我,倒是非常喜歡的。
吶,關于人物崩,這個真沒法反駁,人物確實崩了。且很多時候動畫里人物的行動也是崩的讓人想瘋。還有就是關于BGM、分鏡與畫面這些技術的東西,鑒于這一類的分析貼實在很多,大樹就不在這里多言了。
接下來,我們先來理一下這部動畫被人一下子記住的感情線。
男主喜歡女主,從初中開始的單相思,這件事動畫中除了女主不知道其他人都知道;
女主喜歡男二,也是從初中就開始的單相思,也是除了男二不知道,其他人都知道的那種單相思;(不過最新的一集,女主把男二曾經給自己的那個橡皮擦還給了男二,不知道是不是意味著女主已經放下了。)
男二喜歡女二,且已經表白,但是被拒絕(這條線是最干脆的);
女二明確拒絕男二的表白之后,回去思考了良久,把男二約出來,說上次回的太草率,要再認真考慮考慮究竟要不要拒絕;
女三喜歡誰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女三和男主一起在自習室吃飯且互相分享(互喂)美食的時候,被男二撞見了……其實這也不是比較讓人在意的,比較令人在意的是女主有好幾次都瞅見男主和女三在一起,最令人胃疼的就是最新更新的最后一幕,下公交的女主正好看到賴在男主背上耍賴(撒嬌?)的女三。
然后,就是普遍反應的劇情發展緩慢的問題。
不知道小伙伴們有沒有發現,這部動畫里,除了主角們寥寥的幾句自我吐槽,算是自嘲之外,是沒有旁白與OS的。所有的感情發展、人物背景敘述,都要通過人物自己或者是他人的實際表現反映出來。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
如何才能通過一集(第一話),在沒有旁白和os的情況下,把五個人物的背景與相對應的人物關系交代清楚呢?
只有鋪墊。于是,冗長而又瑣碎的場景與人物對話,然后相遇、起因、發展,動畫鋪的恰到好處,但是我們卻要結合第二話的時候,對于第一集的信息,可能才會反應過來,感嘆一聲:哦,原來是這樣。
也就是說,這不是單純的為了ntr而ntr的動畫,《Just Because!》的ntr,更多的是為了交代一個人物背景的變換軌跡或者是一段感情轉變軌跡。
就以女主喜歡男二這條線來舉例:
女主喜歡男二的原因,我們姑且就認為是由于男二在一場考試上機智且比較幽默的幫女主解圍吧。
講到這一幕:當老師打趣男二,同學也發出笑聲的時候,鏡頭卻切給了男主。可他只是看著,沒有笑,也沒有其他的表情。
只是這一點,男主、女主、男二的感情關系,其實也頗為一目了然的。
不過,不可否認,試想如果這里加一句獨白(最好是男主的os),效果上又會很不一樣。可是再轉念想一下,這算是誰的回憶?女主,還是男主?
若是女主的,卻切到了男主那里一眼,難道就只是為了交代和男主也是同班么?若是男主的,他目睹到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卻沉默不發一言,這份綿長的暗戀,就會顯得很讓人心疼不是么。
再者,就是女主一直把玩著的男二曾經給自己的那個橡皮。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在女主與轉學回來的男主重新接觸,且互相加了line之后,女主在line上和男主聊天的時候,手里還是在把玩著橡皮的。
這里我們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女主的相思需要找個東西寄托,橡皮就是。可是女主把玩橡皮時候的心理活動,卻仍要我們自己猜。
換一種表達:在這個橡皮第一次出場的時候,來一段女主的內心戲,把漫長的暗戀心路歷程呈現出來。這里可能只是寥寥的那么一段回憶,我想它所給的共鳴一定會比我們只看著女主把玩橡皮要多的多。
可是沒有。
動畫就單純的借著女主對于橡皮的把玩,把這條感情線鋪墊的很長,不信的話,我們來試著解讀一下:
首先,女三因為要用男主的照片,但是不認識男主,卻認識和男主一起的男二。這時候她想到去找曾是學生會主席的女主要男二的聯系方式。女主在女三掛了電話之后把玩著手里的橡皮,說的是“誰叫你突然這么問我”……
其實這里,女主對于有人找她問男二,還是喜悅多一些的。所以,這里女主對于男二的喜歡還是很堅定的。
接下來,女主在學習,這時候line的群里男二因為要討好女二,想借女主家的狗讓女主一起陪著練膽子(男二怕狗,但是女二喜歡,且家里還有一只)。
這時候女主雖然在line上同意了,卻也是嘆氣“都不知道人家的心意”,接下來鏡頭又切到橡皮上,女主說的是“我到底在干嘛”。
這里的理解在大樹看來可能有兩種:一是女主雖然確定自己喜歡男二,但是這份喜歡的意義已經變質了,女主有些迷茫;二是復習備考的時候還想著幫自己喜歡的男生追別的女孩子,確實是要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在干嘛了。
還有最為關鍵的,在男二接到了女二要求聊一聊的信息后,男主和男二以全壘打為賭約,賭要不要回給女二信息。
這時候,女主被好友拉著在操場旁邊看男主和男二打棒球。順著她目光的鏡頭,我們其實能判斷她是看著男二的。且當時她從口袋里拿出那個橡皮放在自己手上,又看了一眼場上,這時候鏡頭并沒有切她看誰(我猜還是看男二),只是在她閉眼握著橡皮的時候,女三剛好跑過,她順著就看女三了。
這里,大樹就認為女主的心情是一種猶豫,放不下,舍不得,不甘心吧。但同時,因為女三的助攻(或者是攪局),她的心意慢慢的明朗,不只關注男二,開始關注其他人。比如場上打棒球的男主和男二,比起最開始女主完全沒有給男主目光,這時候肯定給了男主,還不少。
且在兩人打出全壘打之后,女主說“我也要努力”。
于是女主已經開始把學習視為第一,然后就在再次碰到男二的時候,把橡皮還給了男二。
說一下這個還橡皮的時機,女主并沒有背著男主,也沒有背著其他人,大大方方的就還了。可見,不管是愛情或者是學業,女主已經想明白了。
于是接下來,當最后鏡頭結束在女主撞見男主和女三的時候,說實話,我是不驚奇的。
因為女主喜歡男二,暗戀男二這條線,已經鋪設完(從堅定喜歡到懷疑自己在干嘛,再到猶豫,再到下定決心,一直到最后的實際還橡皮的舉動),且算已經有了完美的結果了。
當然,這一話的題目也值得我們注意:restart,意為重新開始。
那么,結合第六話呈現的內容,我們相信,這完全是故事發展的一個小的洗牌階段。
所以,正如最開始大樹所說:這不是比較單純的為了ntr而ntr的動畫。和《人渣的本愿》、《GAMERS電玩咖!》整段整段的心里描寫與獨白不同,這部動畫的劇情和人物感情的轉變,只能靠觀眾自己結合動畫里給的線索,去猜、去理、去自己發現這里面的懸念與答案。
無疑,這樣的敘述風格就會顯得緩慢、雜亂,有時候甚至會覺得不知所謂。特別是在表達感情上,因為只有主觀視角的肢體動作、語言,缺乏其內心感受,就會顯得十分寡淡,不能強烈的引起我們與主角人物上的共鳴和話題點。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說這番好看,卻總是覺得差了些什么的原因吧。
-
本文作者:羅羅諾亞樹樹
編輯:新番君
圖片:《Just Because!》
-
更多動漫推薦、二次元話題
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