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內心的聲音--2017年9月志工學習心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的父母生了你一次,還有另一次誕生在等著你。必須是你生下自己——你必須成為自己的父母”,這段話作為贈言,由第二屆志工中的某一位學姐寫在送給我的日記本上。

拿到這個日記本的第二天,根據許盛源老師的要求,我就開始了每天15分鐘的"安靜"的功課。

一個月下來,本子用去了大半,從一開始覺得15分鐘如此漫長,可以做如此多的思考,寫著寫著怎么時間還沒有結束;到現在越來越覺得“安靜”真好,“靜生定,定生慧”,原先那么急急忙忙希望行動,希望有結果的時刻,先別急著做決定,先別急著動起來,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閉上眼睛,才能看清這個世界”。越來越喜歡安靜的時間,喜歡這一份平和的感受,喜歡頭腦清明,內心平靜,心生喜悅的自己。

在溫柔的安靜時光里,看見自己情緒的起起伏伏,看見情緒背后的需要,慢慢也能看見產生這些需要的起心動念。我們常常會說愛自己,每天愿意花費時間陪伴自己,安靜聆聽內心的聲音,就是最好的愛自己。盡可能減少外界的干擾,盡可能擴展內觀的部分,往心內進入一小步,才有可能往外邁出一大步。

在這一個月的學習里,機緣巧合,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也了解了哪些是性格模式主導的行為,那些是通過覺察可以看見和改變的行為。由此越來越能理解親人、家人的行為,越來越看見親人不同的行為模式背后的愛,哪怕那些愛的方式自己并不喜歡。

同樣地,也知道為什么自己那么害怕先生得罪人了,其實是我自己害怕得罪人,才希望他用我的方式去行事。我自己信奉“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也希望他能如此。

“以愛為名”常常行的是“控制之實”,現在我愿意“放下”,放下對家人的擔心(在他人看來可能就是控制),放下不必要的自以為是,放下對他人的“不信任”。讓他自己去面對,他會負起他應該承擔的部分,我自己也能越來越輕松愉快起來。

如如不動,停留在自己的地方,讓自己所愛的人受苦,不劇透成長的路徑,這些依然是我自己的功課。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圖是加拿大安大略湖邊,下圖是四姑娘山雙橋溝,都是本人手機隨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個日本綜藝節目“天臺告白大會”流傳很廣。在日本中小學學校的天臺,全體學生齊聚在樓下,看著站在高臺...
    流蘇月白閱讀 593評論 0 0
  • 那年我十三歲,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離家二十多里路遠的一個叫窄溪的小鎮上讀初中,母親因為不放心,她和父親親自把...
    五月的荷閱讀 638評論 4 7
  • 終于還是開通了一個這樣的平臺,只想經常能跟自己交流交流對對話,不要讓大腦生銹!也許是嶄新的一年,一個如期而至的春...
    橄欖樹人在旅途閱讀 268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