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認知水平決定了我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什么,水平有限,不喜勿噴,當然你看過這本書歡迎你寫下你的書評或者觀點。
感謝著名生涯規劃師古典寫了這本書,書中的各種定義,案例非常細致,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讀一下原書。同時也感謝秋大團隊送給了我這本書,也希望朋友們去購買秋大網易云課堂課程。
前三部分都在講一個觀點:1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點(怎么找)2圍繞著這個點努力(通過什么方法)3實現個人價值(如何實現)。
第一部分:興趣、能力、價值三葉草模型。發現興趣,興趣培養成能力,能力兌換出價值,價值強化興趣,形成三葉草正向循環。
第二部分:興趣分為感官興趣(點)、自覺興趣(努力過程)、潛在興趣(價值)。感官興趣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產生的興趣,例如宋仲基帥,志玲美!自覺興趣簡單來講就是自己能夠在思維中要求自己(當然是變優秀啦!),也就是不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有一定的計劃;潛在興趣就是你能通過你學的東西換錢了,這個興趣已經能夠兌換價值了。如何具體實施呢?
1受到刺激后,也就是產生了感官興趣,我們得想辦法把3分鐘熱度轉化成5分鐘,具體方法就是(1)記錄下來(2)搜集相關資料(3)添加相關價值比如買相關的書,相關的課程等(沒自制力的朋友一定要花錢,越多越好),準備工作做了,錢也花了(不心疼時間的你還不心疼錢嗎?),能不學嗎!
2自覺興趣也就是從思維上約束自己,但是我健忘啊!怎么來實現啊?(1)制定計劃,一定是長期的,比如我要學英語口語,我想達到的結果是一年或半年能夠和外國人正常交流。(2)通過上一步的準備工作中我們了解了怎么學口語,有什么書籍可以去學,或者報了什么班,通過這些方式可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然后我們需要去制定一個短期計劃,比如我買了口語書本書一共12大章,正好一個月一章,一個周1/4章,每天幾個專題或者幾個句子(一定要量化每日工作,并且設置緩沖時間,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周我不是設置了7天的工作,我只設置了5天的工作,其中有兩天做緩沖,這個就是防止把工作積壓下影響堅持下去的信心)。
3一年過去了,真意外,有人找我做外國人導游,小賺了一筆;再后來我加了一個口譯小組,還干上了小組長,還有點小自豪嘞!(解釋方法都給了,我講的有點俗,當然也可以說成接地氣。)
第三部分:做個有定見的人。走出舒適區(點),接受痛苦(努力過程),穿越痛苦(實現價值)。打游戲的你突然變成了去圖書館的你,這就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當你變成了走向圖書館的你的時候不光你自己不適應改變身邊的人也會不習慣,他們會說去圖書館多累啊,打游戲多爽啊,這時候的你做什么不要因為別人怎么看怎么說而改變。隨著你去圖書館的時間變長,你會漸漸的變得看起來有點不合群,畢竟你和別人在一起的時間變短,游戲更新了什么版本你也不知道,你也不能和他們聊今天我看了王小波有什么感觸,所以沒得聊正常。你必須去適應孤獨帶來的痛苦或者說是享受。一個人的思想,價值改變必然伴隨著朋友圈子的改變,雖然很殘酷,但確實是事實。等過一段時間,你習慣了改變帶來的痛苦,或者痛苦變成了享受,成長也變為了一種必然。(給你句雞湯:優秀是一種習慣)
第四部分:知識能力全息圖知識,技能,才干,原文中定義,知識:我們知道和理解的東西,廣度和深度是評價標準;技能:我們能操作和完成的技術,熟練度是評價標準;我們無意識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無評價標準。知識,技能,才干的遷移能力依次序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