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中安迪和曲筱綃的對白“不與傻瓜論短長”,讓不少人津津樂道、視為警句。本叨也甚為認同、深有同感,而且忍不住想說兩句。
“不與傻瓜論短長”,從字面上看道理是很清楚的,不需要多做解釋。其實這個道理古人早有論述、先哲早有告誡,如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比缈鬃釉弧拔ㄉ现桥c下愚不移?!比绯烧Z典故“對牛彈琴”等等。
世間事普遍具有知易行難的特點。在紛繁復雜的人間萬象中,要真正做到“不與傻瓜論短長”,似乎又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生活的真相從來都是無奈的、冷酷的,有的時候我們為情勢所迫不得不與傻瓜論短長,有的時候我們為情緒所染禁不住與傻瓜論短長,有的時候我們為智識所限不覺間與傻瓜論短長。
為情勢所迫的狀況是較為常見的,是出于一些功利的考量。有時我們可以避開傻瓜,有時我們卻不得不與傻瓜打交道。因為生活中的傻瓜并不是真的傻到一無是處,只能待在他們該待的地方。生活中的傻瓜很可能是我們必須要過的坎,必須要取悅的人,比如職場上司、行業主管、親緣關系等。就算真有《歡樂頌》中安迪和曲筱綃的生存狀態,也做不到面對傻瓜時想避開就能避開。就算有安迪的才華與美貌,也有可能遭遇一個手握權杖的傻瓜。就算有曲筱綃的家世和機靈,也不耽誤有一個割舍不掉的混球哥哥。
為情緒所染的狀況是我們的修為不夠,遇到傻瓜時總是忍不住、想不開,不能夠做到一笑置之或一讓了之。因為越是傻瓜越認死理、越不講理,越不懂得求同存異,更不能夠妥協容讓。面對喋喋不休、胡言亂語的傻瓜,甚至是口出不遜、胡攪蠻纏的傻瓜,我們這口氣還真不好咽下去,我們這顆心還真不容易放平了。《歡樂頌》中的安迪或許有這份俯視傻瓜的境界,曲筱綃可就不一定了。
為智識所限的狀況是我們沒有辨認清楚傻瓜,錯把傻瓜當成正常人了。傻瓜的腦門上沒有貼著標簽,傻瓜的標準并不清晰可見??偟目矗倒吓c受教育程度有關,文盲中的傻瓜比例肯定會高一些。但詭異的是,一些讀過書的、有學歷的的人,甚至一些混成事了、有影響的人、照樣可能是傻瓜。這類傻瓜往往還特別頑固和活躍,不僅不認為自己是傻瓜,而且到處去貶斥別人是傻瓜。面對這種披著偽裝衣的傻瓜,我們還真不敢說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傻瓜到底是什么?不少人說是智商低,還有人說是情商低。叨主以為這些說法都不夠精準,都有些偏頗。本叨眼中的傻瓜是心智不健全的那些人,這些人里有的智商不低,有的情商很高,有的在某方面學有專長,有的在江湖上很是風光,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摘不掉傻瓜這頂帽子。
心智不健全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就是智商和情商沒有有機融合、不能和睦相處,就是缺乏為人處事的常識、常理、常情,就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還需要回回爐。這樣的傻瓜與學歷無關,與身份無關,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就與人文價值和人文素養有關。
有個簡單管用的辦法,可以幫我們來分辨傻瓜?!凹核挥?、勿施于人”的古訓,有許多人都是只會說之、不能行之,這些人讀的書再多、講的道理再好,仍是我們不可與之論短長的傻瓜。當然,這句話也是我們自己的“照妖鏡”,因為我們也不敢確定自己是不是這樣的傻瓜。
傻瓜到處有,出門須謹慎。當傻瓜很容易,我們需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