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錦城雖云樂,吾心安處便是家

初冬的錦城總是顯得霧蒙蒙的,大概是因為處于四川盆地,沒有大風來襲,便吹不走這幾年積攢下來的霧霾,岌岌可危的石化工業還在轟隆作響,生活在成都的人民口誅筆伐地聲討這個燦爛的時代,樓下小區,有個太婆在用柏枝椏熏肉,遭到了鄰居的憤怒投訴,新聞里開始大量報道取締了多少燒烤攤,多少的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又開始整改,很顯然,在這樣下去,我們要開始禁止吃炒菜,再進而直接不用生火,或者進入辟谷,不吃飯,剩下的一大段時間可以用來建設美好的明天。

已經很少去打開朋友圈了,前段被刷屏的”羅爾事件“還是這段時間的霧霾,我們的心怎么能安住當下呢?我們都活在被編制的夢里,有的夢是自己編制的,有的夢是別人編制的,要活在此時此刻是一件非常難辦到的事情,嘗試著去關掉自己的外部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全然的去觀看自己的內心,觀察到自己情緒的起伏,拋開外界的一切刺激,回歸到自己最純真的狀態,便是道家里所說的“復歸于嬰兒”,但,難道難道我們不去管外面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會好嗎,霧霾就會消失嗎?不會,當然不會,但當我們在責備霧霾的時候,自己又為減輕霧霾做過什么呢?

比霧霾更嚴重的是自己的心,每天處在各種外界咨詢的包裹之中的心,什么時候才能找到自己的藍天,這點似乎從來沒有人關心

在川流不息的東京,有人這樣問道元禪師,“禪師,你說說,這街上到底有多少輛車”

禪師回答“ 有兩輛”

那人不解,問道“怎么才兩輛呢”

道元禪師回答“一輛為名,一輛為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道盡了人間滄桑史,我們的心在這滾滾紅塵里如何能安,不能,同事買了車,朋友換了大房子,同學升遷成了總經理,燈紅酒綠的刺激這我們的神經,我們認為有用的是如何去賺更多的錢,這才是有用的事情嘛,你讓我去看一片云如何飄,一棵樹如何生長,一朵花如何嬌艷,這冬天的銀杏如何美麗,這都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眼里,做事情之分有用和無用,而在這有用無用之間的衡量標準,就是有沒有錢可以賺。


很多家長總是在思考,小孩子到底是學習鋼琴比較好呢,小提琴,或者是古箏,舞蹈等等,反正就是不能讓小孩落后于人,而自己每天疲于奔波,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小孩

其實,倒不如陪陪小孩比較好,如果一個小孩已經很久沒有父母的擁抱,感覺不到父母的體溫,我想這樣的小孩是學不好藝術的,首先,藝術就是以人的情感為主體的表達,唱歌是一種表達,畫畫是一種表達,鋼琴是一種表達,舞蹈是一種表達,但很難想象一個忘記了父母擁抱的小孩,可以很完美的去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

大人們心不安,所以一定要讓小孩去學習一個技能才能安,而卻很少考慮孩子愿不愿意去學,把“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的父母,是何其地殘忍,硬生生地剝奪了一個獨立生命的自由,大人的不安,帶給了孩子不安,這樣的家也難安

孩子是天生地長的,并不是父母的私人產物,只是借由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一旦產生了要占有莫個人的思想,便是父母覺得不安,害怕離開和失去,其實,天大地大,我們都是自然界的產物,有何來失去,從何得到呢?

我們害怕失去生命,所以不安,我們害怕小孩離開,所以不安,我們害怕霧霾嚴重,所以不安,每一刻的不安,便會熬成一生的不安

其實,刷屏似的表達不安,倒不如做一些能夠從自己改變的事情,比如節約用電,多走路,騎車,公共交通,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多循環利用物品,而不造成更大的浪費

只有先從自己做起,才能改變外面,教育孩子是這樣的,改變環境也是這樣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管子 說到愛你的人,怕是能說出一籮筐的人名來。若要說那些愛你的事,怕...
    管子姐姐閱讀 569評論 2 7
  • 我本來應該為她編湊奇詭的傳說 我本來應該愛她到深入我骨子里 我本來應該讓她成為獨家記憶 那天你問我為什么 要是現在...
    一個膚淺的人丶閱讀 178評論 0 0
  • 睡不著長不高
    歐La或酒咖閱讀 227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