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覓》

《知音難覓》

能遇到茶是一種緣分,能遇上好茶是一種福分,而能懂得茶更是一種智慧。本人好茶讓我體會到最深刻的是這段話:“朋友不在數量,而在于質量。有些朋友,沒有酒的濃烈,只有茶的淡雅,在你得意時,逆耳忠言,在你失意時,排憂解難。人生遇幾杯好茶便歡喜,人生有一兩個知己便足矣。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緣之人,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賞的東西。喝懂茶,需要毫無敷衍地與茶對話,像對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經歷后更理解他的獨特,也更明白如何與他相處。”

今夜與一友人互訴衷腸,念頭想起八拜之交中的知音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指結拜的兄弟,姐妹為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舊時中國社會交際習俗。后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部分地區可簡稱拜交。

而知音一詞來源于俞伯牙與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的人)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后人,直至今天,人們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鐘子期。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于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后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引后人有詩贊云: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伯牙不作鍾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后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說“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說“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鍾子期 必得之。

知己是什么?

知己就是你身邊的一份溫暖,

是相隔再遠都一直不斷的思念,

是落魄時不嫌棄你狼狽的友,

是富足了不遠離逃避你的人,

對你既可以直言不諱,

又不必巴結討好,

只給你雪中送炭,

不給你火上澆油。

這是一種信任,

踏實心安,從未強求;

這是一種友情,

相處再久,從不厭倦;

這是一種認同,

心懷默契,從未走遠。

不必說天長地久,

不會約患難與共,

只會順其自然,

一起扶持過人生。

真正的知己,

不會讓你花天酒地,

只會陪你暢聊心情;

真正的知己,

不會對你羨慕嫉妒,

只會為你吶喊加油。

他們不會計較,

你給的是多是少;

他們只會在意,

你過的好與不好。

你有困難,

不皺眉頭伸出援手;

他有麻煩,

只對你報喜不報憂。

他希望你好,

他盼著你笑,

他不想給你添煩惱。

萬水千山不算遙遠,

前世今生才是距離。

人生難得一知己,

知己難得能相遇。

如果有人懂你,幫你,

你落難他不走,

你富足他不求,

期盼著你成功,

巴不得你幸福,

請你一定要珍惜這種人。

他是你難得修來的福氣,

他是你今生最好的知己。

知己,就像另一個自己,彼此守望,彼此欣賞,彼此慰藉,無關乎年齡、性別、距離、貧富,他能懂得你的一舉手一投足,能讀懂你的言外之意與欲語還休,會珍惜你如自己的生命。

《掌中訣》17頁記:深公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皆與同懷視之,人之相交貴在相知,交到一個知音是人生的一大福。”

五福的福、壽、康、寧、攸好伴隨著百歲期頤考終命是最難得。

妃子笑謝知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