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是健忘,只是不知道大腦并不擅長記憶

“我好像得了健忘癥”。

好像成為現代都市人的口頭禪!

其實你并沒有得健忘癥,只是不知道大腦并不擅長記憶。

現在是一個社群營銷時代,作為一個社群營銷人員,你的手機里必定有非常多人的聯系方式。

新年將至,你要做好客戶關系,要給客戶送禮以表謝意,可是你的手機里500個聯系人,這500個人里有親人、朋友、領導、客戶,有的人用的是真實姓名,有的是網名,如果平時你只是簡單的添加朋友的話,這些名字應該是像這樣存在你的大腦里。


你如何能將他們記住,然后找出客戶名單呢?

稍稍分類一下:按照親人、朋友、客戶分類:


這樣是不是就容易些了。接著你搜索客戶,找出客戶名單,給客戶送出新年禮物;其實這時手機已經幫你做了記憶的工作,你只需要根據手機的上名單一個一個的發出禮物即可。

一、遺忘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人類天生就是健忘的,早在100多年前,著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就發現了人類的記憶規律,并繪制了這張記憶曲線圖。


從這張圖可以了解,新知識在我們大腦里存放的有效期是七天,但是這并不可怕,遺忘并不是一件壞事情。

例如,假如你要從中國去英國,要學會開車,首先你要忘記在中國開車模式,因為在中國開車是向右行駛,而在英國開車是向左行駛。

還有,現在8點,你一定要完成PPT,還要寫工作報告,還要學習英語,但是你一次只能完成一件事情,這時該怎么辦,你需要分析做事情的先后次序,當決定要先做PPT的時候,你就一定要忘記此時你還需要寫工作報告,學習英語。

這是因為大腦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我知道失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忘記那段失敗的感情是減輕痛苦的方式之一。

二、人類的大腦是用來分析問題的;

你和閨蜜一起逛街,這時你閨蜜男友打電話來,請問,此刻你腦里想的什么,是在回憶閨蜜的男友,還是在分析閨蜜男友在電話里說了什么?

一定是仔細聽閨蜜講話,然后分析閨蜜男友在說什么。

因為這是人類的天性,人類天性就愛分析,推理問題。

我們只有在解決問題或是完成任務的時候才需要記憶,而提取記憶前你要知道看到了什么,或是聽到了什么,也就是你的感官覺察到了什么,大腦開始分析你覺察到了什么,再調動記憶識別問題,解決問題。

為什么你一會在分析閨蜜男友說什么呢?因為閨蜜在你旁邊打電話,你只聽到了一半,人類的好奇心和追求完美的態度會促使你分析你沒有聽到問題,從而能全面識別這個問題,從而判斷這屬于一個什么問題。

而此時,假如閨蜜男友站在你旁邊說著和電話里同樣的話,你可能就沒有興趣聽他們講話了,因為你知道知道談話的全部,已經識別出這個問題了。

三、為什么你會迷戀記憶術;

當你給客戶發完新年禮品,轉身發現,既然忘記給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發禮品了,于是你開始自責,我的記性怎么這么差呀,一般人都是單線思維,記性差就是容易忘記呀,如何不忘記,就是提高記憶力呀,于是勤奮的你開始尋找各種有效的記憶術。

2005年11月,有個大學生叫呂超,24歲,在數臺攝像機和眾人的見證下,用24小時零4分鐘的時間把圓周率背到了小數點67890位,而且中間沒有犯過錯,這是當時的世界記錄。

一年后,一個60歲的日本人,把圓周率背到了10萬位,創造新的世界記錄,比呂超多幾萬位,我相信如果呂超愿意,不久后他也可以把圓周率背到10萬位甚至更高。

但是這種記憶有用嗎?能夠幫助你解決你在生活中的問題嗎?

我想知道呂超和這位日本人是否知道圓周率是怎么計算出來,為什么要計算圓周率,他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總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基本不會背圓周率。

當然,把背圓周率當成一種愛好的人不在討論范圍內。

四、其實你并不需要記住;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說記憶不可靠,比起遺忘來說記錯才是可怕的,而且你還不知道你記錯了,這將直接導致失敗。所以說我們要把需要記憶的工作全部落實到紙上,歸類,整理等。

這時你可能就要問了,那大腦干什么?

大腦是用來學習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因為我們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記住知識并不能幫你解決問題的。

知識一般分為兩種,固態知識和液體知識。

關于這個概念有一個經典的故事:

發明相對論后,愛因斯坦經常去大學做報告。他的司機說:愛因斯坦博士,你的報告我聽過多遍了,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我都記得一清二楚。愛因斯坦說:那好吧,這次報告你來做。

司機模仿的惟妙惟肖,報告博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當他走下講壇的時候,幾個教授站起來說:我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博士。司機微笑著:請講。教授們講完后,司機說答不上來,靈機一動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的司機就可以好地回答出來,于是愛因斯坦就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個故事更多的是為了表揚司機的機智,但是也告訴我們僅僅記住是沒有用的。

況且知識那么多,你怎么可能全部記住

就像前面我講到的那個例子,僅僅記住30個人的名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一般的社群遠遠不止30個人,想要記住談何容易。

可是我們需要管理手機里的聯系人呀,怎么辦呢?

這時就需要開啟大腦真正的功能了,首先,分析問題,我的手機聯系人太多了,總是不能及時找到我想要的信息,例如,馬上要過年了,我要給我的客戶送份禮品以維護客戶關系,可是我的手機聯系人太多了,我不知道哪些是是客戶哪些不是?

思考問題:我如何才能找到客戶的信息呢?

分析問題:是因為我的記性太差,還是因為信息沒有歸類?經過仔細研究發現,發現信息沒有歸類是最主要的原因。

解決問題:找到一個信息歸類法,綜合考慮,按照親人、朋友、領導、客戶這種方式是最有效的方法,執行。

然后,需要客戶資料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很容易的把資料調出來了。

這里面需要記憶的內容是非常少的,而是需要分析問題,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發現規律,構建模型,然后解決問題的能力。

假如,牛頓把腦力放在記憶公式上,他還會是牛頓嗎?錢鐘書把腦力放在記憶優美的詞句上,他還是錢鐘書嗎?假如,你把腦力放在記憶人名上,你還能高效的完成工作嗎?

所以,提高記憶力最好的方法是不記,讓腦力更多的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