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是我們的年味之初

過了臘八就是年。遠遠望著臘八過來,年就離得不遠了。人們在綿甜的臘八粥里,絲絲入口,開始品嘗舊歷年最初的味道,徜想新年的樣子。

春節有樣子,這樣式就折疊在從臘八開始屈指可數的一個個日子里。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照祖上的式樣一路忙下來,那才是有滋有味有里有面心滿意足的過年。老媽說,以前一鍋的臘八粥,轉天接著還吃好幾頓,在里面煮餃子,泡饅頭,稀的稠的哩哩啦啦,一頓又一頓都覺得香,都舍不得倒。老爸說,臘八節這一天得喝臘八粥,喝了這粥這一年里糊里糊涂就好過了,人就是難得糊涂。孩子放學,大人下班,老爸老媽早張羅好了一桌餃子一鍋臘八粥,還有老早腌好的臘八蒜,家人圍坐,燈火可親。敘著家常聊著年景,即使在嚴寒冰冷的季節,即使置身高樓大廈霓虹閃爍,眼前的日子,似乎也如一個個餃子一口口粥般,讓人親近,溫暖,踏實可感。年,也由此格外地盼著,格外地亮著。

時光分轉,人事流溢。家門族戶早已不是以前的廳堂序從,年景節氣也不似以前的深沉厚實,新世新代,口味餐食嘻戲玩耍都不復從前。在越來越緊越來越遠的步伐里,年是個舊物,跟不上,帶不走,人們縱使心不甘情不愿也終究是越拋越遠,年總歸是不斷淡了去,像掛在每個人心上的一份鄉愁,都是天涯海角而不能真正確切去落實的事情。可以做的,也只有讓回家的步伐更快一些,讓以年的名義團圓的日子更久一些。

年是我們所有游子共同的記憶,是所有老人們最深情的牽記,是所有孩子們最新奇的張望。許是人到中年,越來越迷戀這些兒時有模有樣的講究,哪怕只是一碗粥。

今日,愿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