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胎開放以來,產科門診人流量越居第一,產科也床滿為患,連帶產后恢復中心也看準商機大肆興起。
轉眼間,我也成為寶媽。下手術臺的那一刻,我便暗暗決心再也不生了,那一刻是因為當初生產的痛。但原因不僅僅如此。
1.
美劇《絕望的主婦》關于生孩子的一段話“先生會全力協助,那是不可能滴,也許會換一兩片尿布什么的,新鮮勁很快就過去,至于凌晨四點幫忙喂奶,還是別指望了”“我的小腹就像坨西班牙灰泥,而我的乳房就像,放了一周的漏氣氣球”
生孩子就已經能讓一個女人做出巨大的改變與犧牲。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朋友的招聘信息,我順便恭維的問了句“是你開的店嗎”,沒想到她已默默地學了美容技術從無業游民變身為美女老板,這一轉變讓我大吃一驚。這段時間,我卻經歷著從始至終的孕吐,哪也不敢去玩的小心翼翼,憂心老公的愛已遠去而渾渾噩噩的度日。即便生產完,也要忍受不能受涼受寒.不能亂吃的三伏天,終日面對屁事不管,只會王者榮耀讓你傷心欲絕的老公。
有多少人因此患上了產后抑郁,又有多少人因孩子的出世淪為家庭主婦,遭人嫌棄的黃臉婆。
生孩子無疑是幸福的,為孩子無疑是偉大的,但是毫不保留,不會調控的付出是不提倡的。
生孩子就注定要陪伴,要教育,持續的付出,這一系列就足以讓一個家庭放慢前進的腳步,何況生二胎。
2.
曾經在大學的馬思課上,老師就閑談過生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最大的區別是質量,包括家人的生活質量.孩子的教育質量。除非你特別有錢,特別有閑,家人奮力協助,才會讓兩個孩子成長的稍微富足。
在我們的奶奶輩,似乎半輩子都在不停的生孩子,喂孩子,教孩子。她們因此奉獻了一生,有的還不如一個三歲孩子見識多。而那時,全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其中一個男孩子身上,砸鍋賣鐵,供其讀書,出人頭地。
在孕期老公就一直說我憂患意識太重,生了孩子自然有人帶,別人生了幾個的,也照樣生活的好好的。
我不是怕沒人帶,只是怕你甩手不管;我不怕經濟不好,只怕能給孩子的太少;我不怕跟你爭吵,只怕對孩子的教育不夠好。
是呀,我們都生活的好好的,但是,有質量的高品質生活,能有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