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兩晉南北朝(引子)

? ? 一個質疑的回答

? ?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人說吹長了。

? 其實就真正從出現國家,不算前面的一些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原始文明,大概也有四千年左右。如果算上前面的什么石器時代,農業革命等漫長原始文明產生融合過程,說五千年,好像不為過。

? ? ? 一路的更迭

? ? ?先簡單了解一下,兩晉南北朝之前歷代王朝更迭的情況。

? ? 從約公元前2070年,啟代大禹,改禪讓為世襲制(公天下變家天下)建立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掐指一算,到現在,也四千多年了!后來,商湯滅夏,建立商;武王伐紂,建立周(封神榜就說的這),史稱西周;西周最后一個王周幽王,為得褒姒笑,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入侵,西周滅亡。他的兒子周平王把都城東遷洛邑,東周建立。(西周,東周是為了區分的史學稱呼,其實都是周,就像東漢及三國時的蜀漢,其實國號都是漢)。東周實際上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這是一個大裂變時代。春秋時有耳熟能詳的春秋五霸出現,是諸侯的天下。從春秋時期走向戰國,有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趙魏韓,三家分晉,一是田氏代齊。戰國時代來臨,士大夫登上舞臺,百家爭鳴,七雄爭霸,合縱連橫,英雄輩出。直到前221年秦始皇掃清環宇,一統六合,持續五百多年的亂世終于結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帝國——秦建立了(在前256年秦昭襄王已經滅周)。由于種種原因,帝國二世而亡。公元前206年,持續五年劉項爭霸(電視劇楚漢爭霸)開始,最后項羽垓下大敗,烏江自刎,劉邦勝出,西漢建立。西漢初期經過文景之治,國力日漸強盛。到漢武大帝,他獨尊儒術,北擊匈奴,堪稱一代雄主。之后西漢雖有昭宣中興,但終國力不再,亦無雄主,日漸崩壞。到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因為政策失當,以圖恢復古制,民怨沸騰。導致轟轟烈烈的綠林赤眉軍起義。天下大亂,劉氏后裔劉演,劉秀兄弟揭竿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經過12年統一戰爭,最后一統中華建立東漢。劉秀過后,東漢時期沒有很牛的皇帝,不過班超定西域,竇憲滅北匈奴,卻都發生在這個時代。到東漢末年恒靈二帝,寵信宦官,昏庸無道。導致席卷各地的黃巾起義爆發,三國演義就是從黃巾起義這時候開始寫的。三國時代(廣義上的)開始了,董卓進京,盟軍討伐。之后,群雄割據,天下大亂。當然到最后,大家都知道奸雄曹操一統北方,劉備入主西川,孫權虎踞江東。三國鼎立之勢形成。狹義上的三國則是從曹丕220年,代漢稱帝,國號魏開始,到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結束。

? ?站在路中央

? ? 這個分裂近三個世紀民族交融與士庶交匯的舞臺劇,帶著濃濃的血腥味登場了。

? ?公元280年,西晉武帝司馬炎平滅東吳,天下復歸一統。不過統一只是曇花一現,司馬家內斗頻繁,出現八王之亂。由于東漢時期就有胡人內遷,到西晉,北中國胡人數量,在關中,涼州等地,都與漢人數量相當。動亂之中,胡人相繼乘機舉兵。東晉十六國的動蕩局面拉開序幕。北中國動蕩不安,大量漢人與世家大族舉家南渡,317年司馬皇室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史稱東晉,開啟‘’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中國的歷史從這就分兩條路走,北邊刮起民族融合與碰撞之強風,南方紛亂士族與庶族斗爭的暴雨。

? ? 先說北方: 北方列國紛爭,相繼出現五個民族建立的比較大的政權(五胡)。匈奴劉淵建立的漢(后改趙),羯人石勒的后趙,氐人苻堅的前秦(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前秦天王苻堅意圖兼并東晉發動的),羌人姚萇的后秦和鮮卑拓拔(珪)的北魏。北魏實現了近一個半世紀對北中國的統一,是南北朝北朝第一個王朝。北魏朝在中國歷史上分量最重的一筆是馮太后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這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更為民族融合做了巨大貢獻。不過全面的漢化改革同樣為王朝埋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在北魏末年,代表鮮卑武士階層的梟雄爾朱榮,兵進魏都洛陽,悍然發動中國史上最多一次針對官員的大屠殺(約兩千多人),史稱“河陰之變”。爾朱榮被孝莊帝元子攸暗殺之后,爾朱家族雖控制北魏大部分州縣。但由于家族內斗猜忌與缺乏明主,不久他們控制的北魏被奸雄高歡和宇文泰,一分為二。高和宇文二人各自擁立拓拔氏后代以為正統,進行多次交鋒,誰也滅不了誰,這個時期,史稱東魏,西魏。沒多長時間,高歡兒子高洋篡魏,改國號齊史稱北齊;無獨有偶,宇文后代宇文邕,廢魏建周,史稱北周。由于殘殺同門,宇文邕后繼無人,死后外戚楊堅篡權,建立隋王朝,出兵南征,一舉滅陳(南北朝南朝最后一個王朝)。天下復歸一統。

? ?再聊南方。自東晉建立,皇族就依靠世家大族,保衛,治理江南一隅。雖然期間也有過恒溫三次北伐,意圖恢復失地。不過最終被一生征戰未嘗一敗的軍事天才后燕慕容垂挫敗。之后讓北方實現統一的前秦天皇苻堅大舉南侵,東晉方面則由謝安之侄謝玄率領的北府軍進行抵抗。最終謝安以區區八萬之眾,在淝水,一戰擊敗八十萬的前秦軍隊,北府將領劉牢之乘勝追擊到鄴城,北府軍身威大振。淝水之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當時北中國尚未真正漢化,它的勝利保護了江南的漢民族,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不過隨著謝安之死,謝玄退隱,東晉乘勝的北伐停滯轉為守勢。東晉存在大約一個世紀,建立之初有蘇峻,王敦之亂,后期有五斗米教孫恩,盧循之亂。東晉末年,恒溫之子恒玄,逼晉安帝禪讓于己,建立恒楚政權。三個月后,氣吞萬里如虎的原北府軍官劉裕舉義反抗恒玄,恒玄不敵,最后被益州刺史馮遷殺死。劉裕對外滅羌人后秦,慕容鮮卑南燕,降仇池,卻月陣法大敗北魏;對內消滅各大割據勢力,使得南方出現百年未有之統一局面。公元420年,代晉自立,建立中國南北朝南朝第一個朝代宋(史稱劉宋)。劉裕死后,經過幾次權臣換帝最終皇位落在三子劉義隆手里,在他手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史稱元嘉之治。宋文帝劉義隆曾進行三次北伐(“元嘉草草”),皆以失敗告終。元嘉之治也隨著北伐之敗,戛然而止。宋文帝劉義隆死后(被兒子殺死),宋陷入內斗混亂中。皇帝荒淫無道,戀母殺親之事在皇族之中層出不窮。到公元479年,劉宋將領蕭道成,建立齊國(又作蕭齊)改元建元,宋王朝正式滅亡。蕭齊雖然存在短短23年就滅亡,但出現了十一年的永明之治(蕭道成長子蕭賾在位時)。取代蕭齊的就是那位文武全才,四次舍生佛寺的梁武帝蕭衍。蕭衍代齊,建立梁朝(又作蕭梁)。蕭梁實際上從502年建立到549年,蕭衍在文德殿餓死之后就名存實亡了。蕭衍貪戀河南土地,接受東魏叛將候景入梁,直接導致后來持續四年的侯景之亂,生死國滅。乘著侯景之亂,北方兩個國家——北齊西魏,在短短幾年時間,共占領梁朝約三分之二國土。公元557年,原梁朝西江都護,高要太守陳霸先,代梁建立陳朝,此時南弱北強,態勢嚴峻。雖然陳霸先一舉擊敗北敵,形勢有所好轉。但終陳一朝,軍事實力上的落后,都未能改變。到最后一位風流皇帝陳叔寶,自恃長江天險,美人擁懷,高歌艷詞,對雄主孫堅的南征,不以為意,最后被俘(589年),陳朝滅亡。這也宣告南北朝結束,隋王朝一統天下。

? ? 為何前方如此輝煌

? ? ?隋唐兩代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高峰,其皇室家族都可以說是民族融合的產物,都屬于關隴集團。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都曾是西魏(漢化的胡人建立)八柱國之一。科舉制度的建立與實行,是南朝花幾百年時間對緩解士族與寒門之間矛盾的試錯改錯而啟發的。崇佛,崇道,還是崇儒,哪個更適合這個國家,以儒為主,佛道并用的策略何嘗不是在那個時代的試驗田中收獲的?我們再轉過頭來看隋文帝開皇之治,唐太宗貞觀之治,這些都是漢文化的盛世,是各民族互相融合和對文化認同,士族寒門共同努力的結果。

? ?當唐天子得到天可汗的稱譽時,我們深深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多少國人想著能到隋唐盛世那樣,振我中華。

? ?可我們怎能遺忘了輝煌背后那幾個世紀的碰撞與融合,交匯與試錯?正是那些火花與摩擦,蹄聲與潑墨孕育出了光彩奪目的盛世光景。

? ? 恰好,歷史書和現實中的一些見聞表明,我們忽視了這段歲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五胡十六國的故事,有點長》發布之后,熱心的朋友們邀請捋一捋從南北朝到隋統一全國的過程,因此孵化本文。 南北朝,光...
    閱過邊界閱讀 2,538評論 11 51
  • 首先聲明,我沒看過原著,看的是電視劇,我是星月粉<( ̄︶ ̄)> 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上的楚喬傳詞條 西魏年間亂世混戰...
    probuspuer閱讀 3,251評論 3 3
  • 2017年7月24日 相濡以沫 時至今日,我已經凱旋歸來上了兩天的班了,貌似對西安的兩日游還木有總結,四十...
    滋滋味味閱讀 262評論 0 1
  • 我們在聽一些名人大咖、高層領導的演講或分享的時候,感覺他們能夠把自己想說的東西簡明扼要、層次鮮明、條理清楚得傳達給...
    孤_島閱讀 1,479評論 0 4
  • 周末這兩天一直是爺爺帶著樂寶、周六媽媽加班樂寶是和爺爺一起吃的飯、爺爺帶樂寶去玩了最喜歡的打槍游戲、還帶寶寶去超市...
    梁嘉樂媽媽閱讀 13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