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功利的云淡風輕

對于個人來說,帶有功利性去做事,很少能做的好。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如果我們帶有明顯的目的性,或者功利性的話,往往很多持久,或者是很難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很有常見的一個現象,也很有意思,值得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在學習上,我們經常聽老師講各種解題技巧,或者學習方式,作息時間怎么安排,但很多同學卻發現這些所謂的真經,對自己的學習似乎幫助不大。這是為什么,我想從根本上講,在于是否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每個個體的潛能的超乎我們想象的,找到了激發學生潛能的密碼,比任何所謂的小技巧都有用,也有效的多。

學習上,為什么很少有學生有興趣在學習,而多把學習當作一種任務來完成,對于這種不走心得學習方式,如果你想要得到好成績,無異于緣木求魚。試著回想下,我們學生時代,是不是無不在老師和家長的各種否定中,打擊中走過來的,對于學習知識過程中,你在經歷這么多負面的評價,還仍然非常熱愛,這多時癡心妄想。

要讓孩子能夠喜歡上某件事,都多半是源于得到認可和肯定,而后才有興趣繼續在這方面主動學習。而不是捆綁,棍棒下,這種高壓下的學習方式。高壓的管制方式,可能讓學生在短期內,或者形式上,趨于你的威嚴而表面上努力學習,但其效果又有多少呢,帶有逆反情緒的學生,又怎么會把學習做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帶有功利性的學習,會讓你在未達到你所期望的那個目標的話,會有巨大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會嚴重打擊你內心的動力,也會帶來很大的外在壓力,來自周圍同學的,家庭父母的。

如果把學習定位為,掌握知識,學習的樂趣來看,學習反到會取得較好的效果,擺脫功利心。用一種云淡風清的態度來對待學習。

說到這里,我想突然想到了以前的學習,一直以來,我總會發現自己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似乎到頂了,很難再突破自己,好像有一道無形的天花板在給我劃了一個高度上限。說到這里,我覺得這個天花板,就是那個功利性的目標副產品。

這個就像一個劍術高手一樣,沒有感情人,沒有愛的人,劍術再高,也就會到達他的技術層面的頂。相反懂得愛,懂得人,了解了宇宙蒼生的人,才會有更多地變化,更多生命,才會破除這功利目標帶來的屏障。

很多農村大學生在讀書時,由于家庭實際情況,很多時候都被迫帶有強烈功利性在讀書學習,完全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僅僅依靠的是自己強烈到意志力,在機械的學習。這種方式可能會帶來成績的提升,但往往總會在他天花板前止步不前。

現在很多文章分析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由于外在資源不同,帶來貧窮在代際之間流動,名牌大學里,來自農村大學生的比例越來越低。

我認為最根本的就是,帶有興趣的和帶有功利性學習兩者帶來的結果顯現。當然正是由于家庭條件優越,才會讓孩子能夠不帶功利性的學習,可以云淡風輕的根據興趣來學習。這也跟美國社會學家關于貧困能夠影響智商的結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致的。

我們總是風雨中奔跑,努力的營造屬于自己的避風港,在避風港里悉心的保護自己內心的那顆不帶功利的興趣火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