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死的都是狗

此前讀《月亮與六便士》,注意到毛姆在小說中對每一個女性的描寫多是帶著鄙視,用的詞語都非常惡毒,所以我十分懷疑他是男權主義者。反觀胡塞尼的《燦爛千陽》,對于苦難中的女性卻有很多積極正向的描述。從這點看,我更認可胡塞尼的作品展現出人性魅力。

而待讀完毛姆的另一部小說《面紗》,終于看到作家開始展示女性的獨立自由之覺醒,終算是令人欣慰!而讀完這部小說,對毛姆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也算是充分領教。



【1】

《面紗》這本小說以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創作。主角是容貌嬌美而又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凱蒂,兩位配角就是其丈夫瓦爾特·費恩及情人查理·唐生。

這個故事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的故事,往深里說就是一個出軌女人自我救贖的過程。

主線就是凱蒂的成長、迷失與救贖。凱蒂從最初的愛慕虛榮,到狂熱地限于婚外情,終是失望絕望,不得以前往疫區,受修女們的影響,獲得自我價值的覺醒。

而暗藏的是一條副線,就是其丈夫瓦爾特·費恩的復仇計劃

揭開人性中虛偽的面紗,背后都有著什么樣的心理動機?


【2】

先看凱蒂。

凱蒂少女時代受庸俗勢利的母親影響,也期望攀上高枝,一拖再拖,卻淪為剩女而被母親嫌棄。于是倉促嫁給了生性孤僻的醫生瓦爾特·費恩,并隨其遠赴英國殖民地香港。對婚姻失望的凱蒂悄悄與令她芳心搖動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

瓦爾特發現妻子的不忠后,不動聲色,卻暗自設下復仇計劃,帶其去了流行霍亂瘟疫的湄潭府。

修道院長的言行警醒了凱蒂,她終于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獲得靈魂的救贖與自我意識的覺醒。

"當愛與責任合而為一,你就將是崇高的。你將享受一種無法言表的幸福。"

只有一種辦法能贏得眾人的心,那就是讓人們認為你是應該被愛的。

凱蒂開始喜歡在修道院的工作,因為覺察到自我于他人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仰賴丈夫的花瓶。在工作中,她接觸到新的生活,新的觀念,啟發了她的思維。她的活力又回來了,她感覺比以前更健康,身體更結實。她徹底變了,變得堅強,變得冷靜自制。

凱蒂終于看到丈夫的可貴,情人的卑鄙。對于曾經無比迷戀的情人,她的愛已經煙消云散。她和唐生共同度過的那些時光,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變成了一堆塵灰糞土。

雖然重回香港,又一次投入情人的懷抱,但她很快覺醒,覺得自己不是人,是豬、兔子,或是狗。

“那個躺在床上對你充滿了渴求的人,她絕不是我,她是藏在我身體里的野獸,邪惡的可怕的如同魔鬼的野獸。我唾棄她、憎恨她、鄙視她。從此以后,每當我想起她來,我都將會惡心得必須嘔吐。”

她毅然選擇回歸故園,遠離情人。對于自己腹中的胎兒,她對父親如是說:

“我希望是個女孩,我想把她養大,使她不會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當我回首我是個什么樣的女孩時,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無能為力。我要把女兒養大,讓她成為一個自由的自立的人。我希望她是個無畏、坦率的人,是個自制的人,不會依賴別人。希望她像一個自由的人那樣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計養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當她所有的精神羈絆都煙消人散,留下的只有一個自由奔放的靈魂。有了自由,她也就有了無畏地面對未來的勇氣。


【3】

再看凱蒂的丈夫瓦爾特·費恩。

瓦爾特曾經非常愛凱蒂,雖然他知道凱蒂不愛他。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為了欣賞你所熱衷的那些玩意,我竭盡全力,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無知、庸俗、閑言碎語、愚蠢至極,我煞費苦心。”

他愛凱蒂,但當發現妻子不忠后,由愛生恨,而不露聲色地開啟了復仇計劃。

他以去平息霍亂瘟疫為名,帶凱蒂前往湄潭府,試圖將其置之于死地,卻不料自己不幸先染上瘟疫而亡。

瓦爾特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死的都是狗”。瘋狗咬人,本以為人會死,卻不料人活著,狗卻死了。

瓦爾特的個性是矛盾的,他有優秀的一面,但也有陰暗的一面。他活得糾結,死也難以瞑目。


【4】

最后,我們來解剖一下凱蒂的情人查爾斯·唐生。

在凱蒂眼里,唐生是完美的,才華橫溢,工作出色,身材健美,為人圓通,幾乎是這塊殖民地上最受歡迎的人。凱蒂陶醉于有這樣一位堅定、果敢的情人,只恨自己未能成為唐生的妻子。

同時,她也以為他象她一樣深愛著她。

但當情人關系敗露時,面對凱蒂的哀求,唐生的坦誠是如此實真誠,卻也這般殘酷!

“我絕非無情無義,上天作證,我不是想傷害你的感情,但是我必須告訴你真相。”

“一個男人深深地愛一個女人,并非意味著他就希望下半輩子和她共同度過。”

“女人常常自以為是地認為男人瘋狂地愛上了她們,實際上并沒有。“

“我想不告訴你是不公平的,如果你的丈夫最終到法庭提請離婚,并且勝訴,屆時我也將無意和你結婚。”

唐生的虛榮與無情給了凱蒂毀滅性的打擊,讓戀愛中的女人傷心欲絕。


最后,及至凱蒂從疫區死里逃生,唐生仍想借機占有凱蒂。

凱蒂問他:“你不認為你曾經對她有失忠誠嗎?

只要她不知道,眼不見,心不煩。”他微笑著回答道。

還如此為自己開解:

“我也是人,我不明白為什么僅僅因為我深深地愛上了你就招致你的厭惡。這絕不是我所希望的,你知道。”

男人說愛你,是真的。但他不想承擔任也是千真萬確的。而事實是:他根本不愛你。

真實往往就是如此殘酷,你遲早得要面對。

揭開溫情的面紗,查爾斯·唐生只是在玩一場游戲,一個十足的偽君子。在凱蒂眼里,唐生淪落一個自私自利的蠢蛋,卑鄙齷蹉的小人,全然不值一提的男人。


【5】

在這篇小說中,注意到毛姆的作品有兩個顯著特色:

其一,對東方文化充滿了無限的敬仰與向往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這部小說主要場景都發生在中國。

其中有一段,凱蒂與韋丁頓談到“”: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條世間萬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萬物創造出來的,因為道本身也是萬物之一。道中充盈著萬物,同時又虛無一物。萬物由道而生,循著道成長,而后又回歸于道。

道可道,非常道。老莊的思想在小說中被巧妙地引入,讓小說充滿東方文化魅力。

其二,對于人性的深度剖析。

注意到一個現象,不少作家都是棄醫從文。例如日本的渡邊淳一,中國的魯迅、畢淑敏、馮唐等。而毛姆也曾經作為醫生。

也許,象醫生這樣一類人,他們先從醫學的角度,看到了人最肉體的東西。成為作家之后,轉而對人性充滿無限的關懷,所以能透徹看到人性最本質的東西。


【6】

死的都是狗!

本想咬人的瘋狗瓦爾特真的死了。

曾經愛得低到塵埃里,象條狗一樣卑微地乞求情人的愛的凱蒂也“死”了,但人性中的美好讓她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過去都已結束了!

在愛情、背叛與死亡的漩渦中掙扎的凱蒂經歷了幻想破滅與生死離別之后,將生活的面紗從她的眼前漸漸揭去,從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長之路。

凱蒂經歷過的錯事蠢事,以及所有她經受的磨難,并不全是毫無意義的——那將是一條通往內心安寧的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