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陪伴叫作火影忍者

火影忍者在前一段,終于更新完成了。 對于一個沒有看過火影忍者的人來說,是很難的理解這句話的。為了照顧到沒有這種體驗的讀者,我先說一下火影忍者。看完下面這一段之后,你就知道,為什么要說“終于”兩個字了。

《火影忍者》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創作的少年漫畫,講述忍者世界里漩渦鳴人和宇智波佐助兩大主角與其他故事角色的經歷。

自1999年開始在日本集英社旗下的少年漫畫雜志《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2002年,由日本動畫工作室Studio Pierrot根據漫畫原作所改編制作的電視動畫版《火影忍者》開始在日本東京電視臺播出。目前,連載15年的《火影忍者》作品連載已于2014年11月10日在第50期周刊少年Jump上,以700話完結篇畫下句點。

《火影忍者》其實到現在還在還在繼續,不過主要的情節已經在2016年10月的時候完成。

我們來總結一下,《火影忍者》漫畫700多集,動畫700多集,歷時17年。對于一個火影迷來說,在前幾年覺得自己可能會在有生之年看不到火影的結局了。 請問,現代人還能在哪里體驗到這種以年為單位的觀影體驗?而對于一個凡是都在追求速度的時代,這種持續了17年的漫畫,這種持續的長時間的關注一個影視作品簡直就是奇跡。所以在《火影忍者》完結的那天,心情復雜到了極點。

整體來說還是挺高興的,最起碼自己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火影的結局。而我和火影的同行開始在高中補習前的那個暑假。當時是在上大學的老哥的筆記本上看的第一集《火影忍者》,那時候誰能夠想到這一看,就是七年時間。

在看火影之前,覺得動畫片就是《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種,長大之后就沒法看的大人專門教育小孩的卡通故事。這類動畫片,不只是情節不能夠滿足不斷的變得復雜的大腦,還因為實在不能夠忍受一些常識上的巨大漏洞。比如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的真實關系,真的不想要看到大頭兒子在知道,小頭爸爸不是自己親生爸爸之后的尷尬。由此可見當初想出這個名字的人是多么的單純。社會真的變了,它竟然可恥的變了。 而且我也變了,回不去了。

不過看了《火影忍者》之后才知道原來還有那么有意思的動畫片,可能是因為讓大家區分這種動畫片與之前國產動畫片的區別,國人愣是造出來另一個詞“動漫”。 總之,在一段時間,一旦聽到周圍同學一說動漫就覺得逼格好高呀。

而《火影忍者》就在那個暑假,就在互聯網還沒有普及到家家戶戶,只普及到縣城網吧的時候,真正的走進了我生命。在那時候自己肯定沒有想到三件事情,

第一,火影忍者竟然會這樣長。
第二,自己竟然參加三次高考。
第三,三年高考,一年比一年考的好。

在第一年補習的時候,那是一個沒有手機,信息也相當貧乏的時間段。從現在看,也是在那一年,自己第一次體驗到互聯網IP的魅力。 因為那時候一大樂趣就是與同樣喜歡火影的同學大聊特聊,火影里面的各種情節,也會相互探討火影的下一步發展。

能夠想象一下,當初單純到會為了,對不同人物的不同看法而爭執到面紅耳赤的地步。當初只要有誰看了最新的一集火影忍者,回來之后都能夠成為“火友”中最受關注的一個。火影的最新情報永遠都是最稀缺的資源,也是最能夠讓大家魂牽夢繞的奢侈品。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當時談論火影的熱情絕對超過了談論女同學的熱情,最起碼我是這種感覺。

很明顯,現在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激情,不要說一個虛擬人物,就是實實在在的人,弄了什么之后,還有人會玩命的分析嘛?比如寶寶被戴帽子,林丹出軌。時間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改變了我們。 我們也在爭論中完成了2010年的高考,當初一起討論火影的火友們,也都去了各自的大學。而我由于填寫志愿時的失誤,在上帝的旨意下,又選擇了重新復讀。

第二年補習,自己獨自一人來到西安的補習學校。在這一年中,自己瘋狂到什么地步呢?復讀一年,自己只會了三次家。而且這三次回家都不是自己主動的選擇,而是學校不能留校,比如春節。我也成為了建校以來,留校最多的人,估計不可能有之一了,我有這個自信。 因為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的自己我都不認識,他怎么能夠那么牛逼的?

而在這一年中,失落,情緒不振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失落的時候,在自己快要崩潰的時候,自己選擇了在周一休息的那半天時間里面去網吧看火影。人就是這樣,往往能夠將自己帶出情緒低谷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火影就在這時候好好給自己打了幾管雞血,在網吧,被鳴人(主人公)感動的一塌糊涂,被來自高考的壓力壓的不知所措。可憐的少年竟然一邊看,一邊哭的。

火影在后來,在自己上大學之后,繼續陪伴著自己。這一晃就到了2014年,火影漫畫在700集的時候結束,又一晃在2016年11月,前幾周的時候火影動畫也基本完成。

七年時間,自己完成了三次高考,完成了大家都說最美好的大學四年時光,自己的身份也從高中生變成了大學生,到現在自己已經完成了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身份切換。

在這七年中,除了親人還繼續陪伴著自己以外,周圍的同學,老師,自己見到的熟悉的陌生人都在自己不經意間,離開了自己的生活。親人也因為各種原因,一年中也只能夠見幾面,能夠一直陪伴自己的除了自己這一身肉以外,可能火影算是其中最堅定的陪伴者。

讀到這里,你可能會意識到,不論是人還是物,亦或是影片,對人類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陪伴。拋開一切,陪伴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意義。

讓我們大膽的假設,如果我能夠在這里耐心的寫上十年,等到十年以后自己已經35歲的時候,看到《毅之新生》的第一篇文章《讀書,我的堅持》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當《毅之新生》的讀者,翻看自己多年前看的某一篇文章,會是怎一種心情?當讀者看到自己在某篇文章中自己的評論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我相信,您已經明白《你的朋友,毅之新生》是什么意思了?就像羅輯思維的《時間的朋友》一樣,毅之與毅之新生也在努力的讓自己成為時間的朋友,努力成為讀者的朋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