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下心來品讀文化,仰起靈魂領悟歷史。在“靜”與“仰”之間感悟皇后村帶給我們的智慧與厚重。
行走在傳統巷落,歷史的風煙穿越時光隧道,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手扶石頭墻,冰冷的墻體注入了自己的溫度,瞬時間溫潤如初,一個個溫暖溫馨的家族故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踏在青石巷落,明晃晃、光溜溜、圓潤潤的青石、紅石,寫滿故事,刻滿溫馨,駐滿記憶,想往昔,崢嶸歲月稠,為謀生計巷落奔走;吃飯時節,一街兩巷人生鼎沸,天南地北,胡噴海侃,方寸之間論英雄,何等恣意,何等瀟灑;觸摸推動石碾盤,環抱轉動石磨坊,模糊了雙眼,感受到親切,在和時光對話,在和先賢交流,一張張勤勞樸實的畫面流動在心頭;穿過6米長的石拱券,穿越的是一段歷史,穿過的是時光隧道,它連接著古今,連接著光明與黑暗,連接著幸福與溫馨;那時的捶布石旁一定坐著一位疑惑兩三慈祥的婦人,笑靨如花,妙語如珠,談笑間,衣服整潔如初,描繪家庭幸福立就,這次第怎一個“美”字了得!;一塊塊石板鋪滿房頂,付出的是艱辛,鋪滿的是愛心,呈現的是美新,書寫的是溫馨;石崖邊,一條棧道連接古今,書寫皇后村美好的明天,勇敢的民協人尋美追美探美,立于玻璃棧道至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民協李銀錄主席在石碾前心潮澎湃,禁不住手握套棍,推動碾盤,憶往昔崢嶸歲月!;民協副主席、民俗專家王買金老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始終行走在采風團的前列。此時此情此景,禁不住想起三毛的一首詩: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想起了愚公移山精神,想起了太行山太行魂,想起了“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新時代紅旗渠精神,耳邊又響起了耳熟能唱的《推車歌》:只要有一碗哪,糊涂面條味奧喂,也比那吃肉喝酒的氣勢還要壯??!氣勢還要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