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集體備課的幾點說明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集體備課的提出,并非空穴來風、一時新潮,是校長醞釀已久的事情,部分教師可能會怨聲載道、產生排斥心理,這完全可以理解,但為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這種方式在我校的實施勢在必行,其目的就是讓有經驗有心得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借助集體備課的平臺,對經驗相對欠缺的教師進行面對面的幫扶。以前雖然在多次會議上提及,但實質性的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因此,請各位教師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對集體備課工作引起高度重視。

2、改變觀點,走出誤區。

集體備課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備課并非只是教學內容的單一呈現,也就是說,不是把教學內容照搬照抄就算了事,或者把教參、現成教案原搬下來,應付檢查就完,大家要改變這一觀點,不能做教材、教參、教案、試題等現成內容的“搬運工”。各組要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密團結,集思廣益,通力合作,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研究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大家先集中討論,一周之內,應該完成哪些教學內容,再根據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教案、學案等,要走出“我已經從教幾十年,沒啥備的,備課就是增加我的負擔……”這一“抱怨型”誤區,改之以“學無止境、終生充電”的觀點,認真對待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段就是集備課、評課、專題研究、質量分析、課后反思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作息時間,希望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多為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奉獻,如果自身能力完全可以“超越性”駕馭課堂,就由“執教型”向“研究型”過渡。大家在集體備課時段內,應該先分析學情,有針對性地備課,千萬要走出“我行我素,抄寫了事”的誤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學質量會不斷得到提高。

3、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各教研組長根據學科實際,可以在集體備課之前,組織聽評課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能涉及教研工作,非要教科室統一安排才開展,教科室對全校教育教學做宏觀的指引,這在之前教研組長會議上已經“定調”。教研工作涉及內容廣泛,各組要在充分研究我校學情的基礎上,找出客觀存在的問題,可以分工合作,比如由甲專門撰寫某個小節的教學設計、由乙專門設計某個小節的導學案、由丙專門對某章易錯題進行解讀等,集體備課形式要多樣化,核心就是“以研帶教、以教帶學”,形成“研、教、學”一體,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請大家千萬注意:集體備課,不是讓大家集中在一起抄課文、抄教參、抄教案等,如果這樣,那就失去了集體備課的意義,隨后電腦網絡安好,會制作課件的教師,要幫扶還不會制作課件的教師,學會使用多媒體等。

總之,大家要在教研組長的統一安排下,真實有效地把教研做“活”,而不是“一輩子”停留在原地,要做有實際作用的事情,堅決不能做應付檢查而又耽誤時間的任何事情。

關于教育教學所涉及的各項工作,并非一成不變,大家要多提合理化意見和建議,目的只有一個,為解決問題和提高質量服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