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你還在通過招聘平臺找工作嗎?”,這是一個最近被很多自媒體熱議的話題,同時也是很多人難以回避的話題。關于35歲的職業紅線,也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當然,有很多人可能會站出來說報不平,但是很多招聘信息里明晃晃的年齡限制,又是多少求職者能夠回避的呢?即便沒有公示出來,這條紅線早已成為很多公司篩選簡歷的隱形標準。
再說說“35歲,通過招聘平臺找工作”怎么了?其成為熱議話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從另一個角度,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一個35歲的人在職場上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大部分人23歲畢業,步入職場,進入職業啟蒙階段,這個時期,是樹立職業觀和定位發展發向的重要時期,因為,除了睡覺,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將與工作相伴,如果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觀,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或成就感,那么工作對于個人來說將會變成一種難以擺脫的煎熬。筆者就是在工作初期幸運的尋得到了樂趣,形成職業發展的“增強回路”,我會把“更好的完成工作”當成一種使命,當作自己達成終極目標的必要手段。
過了25歲,便會進入到一個快速成長期,就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從外部吸收水分,直到自己足夠充盈。經過之前2年的探索,應該對自己的志趣形成一定的判斷,守住一條行業主線,同時向外探索邊界。因為這個階段試錯成本相對較低。不斷的去選擇,去探索人生的邊界,為下一階段打好基礎。
古人云30而立,進入到30歲,你會發現很多身邊人已經成為了行業的中流砥柱,也是黃金年齡。在職業方向上應該趨于收斂,專注于構建個人在某一個領域的經驗壁壘,因為你未來的將要面對的可能是一群精力和學歷都超于你的年輕一代。同時也要注意構建個人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因為,這將決定你未來晉升的方式。
如果穩步經歷了前三個階段,那么到達35歲這個紅線的時候,幸運的話,你應該已經在自己的行業里擁有一席之地了。相應的,如果在這一階段,在職業方向上還處于搖擺不定的話,可能需要付出相較于前幾個階段成倍的努力,才能重回正軌。你的履歷是否豐滿?是否具有相對深厚的行業積累?在這個階段求職,你的簡歷將會與那些更加年輕的,專業的人的履歷一起呈現在招聘者面前。并且由于年齡的原因,他們可能更“便宜”,求職的難度可想而知。除了這些冰冷的數據,是否還有人能夠通過其他方式知道你并且找到你。無論是通過同行還是獵頭。這里需要的就是個人在之前建立的影響力。
其實,筆者一直覺得,雖然“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總有“最佳實踐”,作為眾多普通人中的一員,可以通過這些最佳實踐來保證自己的基本發展,無論是通過招聘平臺,還是其他方式,能獲得自己滿意的結果就好。反之,則會是一種人生遺憾,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選擇,就是一種最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