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看著同學們發的狀態,似乎多少也有迷茫的唏噓感,為著自己的未來而擔憂,又或者開始覺得自己一事無成,陷落在交叉點的漩渦。
首頁被刷屏的,也時常有對于人生的抱怨,對于自己能力的懷疑,好像一時之間,周圍的人全都開始迷茫了。
也就是說,我同樣也來到了這個時間段。
之前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然后才慢慢發現,大家都在擔心。
擔心什么呢?
因為未來的不確定而不安,因為付出了也不一定有結局的猶豫,因為自己大學的四年,好像都喂了狗,但別人的青春,卻如此出彩 。
- 1 -
我有一位同學A,之前的三年里我對她的了解僅限于課室見面,但是我和朋友們都一致認為,她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大二開始她幾乎都不來上課,大三就真的見不到人了。老師點名的時候也已經記得這位總是不來的同學,而我們如果看到她來上課,還真有些驚訝的感覺。
她成績并不好,掛了幾門課,但課余時間自己做兼職賺到了生活費,人脈也很廣,慢慢做到了中介的角色,小事業有所起色。
我和朋友聊天提到她,一致認為她人際交往能力和情商比我們高出一大截,混得風生水起,以后也一定可以賺得更多,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以為她只是積累了人脈,每個月就靠賣賣東西做做中介賺錢,就可以過得無憂無慮,她長得也好,感覺什么都不缺。她每個月的消費都比較高,手機電腦化妝品說買就買,都是自己賺的錢,在我們這群人中顯得比較成功。
后來我和她聊天,我說要是找不到兼職的話我就打算在宿舍腐爛,她跟我說起了她以前的兼職經歷,我才知道她也見縫插針地接過很多辛苦的兼職,不放過任何機會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水平。并且她也依然努力地在找工作,不放棄任何賺錢的機會。她的目標是她的其他朋友,自己創業月入幾萬那種。
錢來的不容易。
她說她很自卑,很迷茫,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可在我眼里,她也已經很厲害了。
為什么她那么厲害的人也會自卑呢?
后來我想通了,因為我們道路上的參照物并不一樣。
她比較的目標是比她更厲害的人。而我是那種只要還能省錢過日子就可以茍延殘喘活下去的人,如果每天數五毛錢白飯能過日子的話,能省我就真的不會去打工了。
對我來說我能做的兼職不多,又不愿意做簡單重復的機械勞力,比起這樣的兼職我更愿意拿這樣的時間來學習,然后考個證,證明自己把大boss打通關了。
朋友說我這樣子說自己窮是活該,可我明白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我做過每天上班十小時的服務員,一小時工資三塊。
錢有了,也不至于過每天泡面白飯的日子——可時間呢?
我佩服A同學,是因為她兼職,小事業賺的錢遠比我們多,甚至多于一些已畢業師姐的工資。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時間都有一點心理價位的,而她賺到的錢遠超我心理價位,卻還達不到她要的標準,所以她迷茫了。
- 2 -
B同學是我的閨蜜,從小到大學習不算很厲害,但也沒有特別差。上課總是很認真,我們兩個的興趣面幾乎完全不一樣,卻總是很聊得來。
她的長相和氣質給人一種很溫柔賢淑的感覺,事實上她的性格也是軟軟的,對我也很好。
她有一個妹妹,家境算是小康,父母感情很好,對她們兩姐妹愛護有加。她父母有足夠的能力支撐她去讀英語,去考試出國。
她跟我說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糕點師,高中畢業后我去了別的城市讀大學,她留在了家鄉,當我再回來的時候,她很開心地跟我說她已經在一家蛋糕店實習了。后來她說要出國,去了一家機構學英語,考雅思,目前留任在機構里做老師,工資在我們家鄉算比較高的了。
她的愿望都很簡單,沒有很大的欲望,對物質生活也沒有很高的追求。我在想如果我要當老師,還要考教師證,還要跟很多競爭者去搶這樣的職位,過重重面試還不一定能得到,但她就這么順理成章地留任了,也開始賺到了錢。
我想如果我有這樣幸福的家庭,如今可能就有考研或者留學的選擇了。我覺得她過得很好,想過的愿望都不知不覺慢慢地實現了。
但她跟我說她也很煩惱。
因為雅思的成績不太滿意,而且手續辦理的時間也很久,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國,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怎樣。
怎么會有擔心呢,明明家庭和睦,男朋友也很愛護她,自己也做著一份不算辛苦的工作,成績也有在進步,雅思的再努力一把其實就能過了。
- 3 -
C同學跟我不同班,但存在感很高。
這幾年我見證者他的變化,從沖動變得收斂,追求目標時從簡單機械的努力,轉為了思考總結后的前進。
雖然有時候會有三觀不一樣的情況,但我真的很佩服他的努力,佩服他日復一日的堅持。
我是做不到每天早起和堅持寫文的,但是他堅持下來了。
現在在實習中的他,每天隨著地鐵晃蕩一小時到上班地點,然后晃蕩一小時在夜色中回到宿舍,卻依然保持著早起,晨跑,寫文的系列習慣,這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覺得他個人能力很強,非常自信勇敢,一直堅持著寫的文章質量也開始提升,而且實習也有著落了,真的很厲害啊。
因為我現在什么實習都還沒找到,有時候看到想嘗試的職位,卻不敢把簡歷投出去。
但他最近的文章依舊流露出了對大四交叉路口何去何從的迷茫感,他看得到自己的堅持和成長,卻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才能像他所佩服的人一樣成功。
- 4 -
我也很迷茫。
很多想做的事情,發現自己的能力沒跟上。很多想學的東西,發現自己的理解力又不足以消化。
不知不覺已經要到畢業,卻什么都沒著落,其他感興趣的東西學得不系統,自己的專業課也落下了。
但從朋友口中聽說到的自己,跟我眼中失敗無能的自己并不一樣。
她們覺得我隨便學一學就可以拿下證書,覺得我的知識面很廣,耐心好,會研究她們覺得很搞不懂的電腦,平時會打游戲,修東西的動手能力很強,雜七雜八會的東西也很多。
之前實習的時候,老板讓我多笑一笑,說我自信多好看呀,可我為自己的外貌煩惱了十多年,一點都不再相信別人的鼓勵了。
看啊,每個人都會把別人想象得很好,因為多數人只看到了別人的一面。
所以你認為的落后于人,也許只是對自己要求太高。
- 5 -
許多我佩服的同屆或者同齡人,都或多或少開始了迷茫期。
我覺得厲害的朋友們,原來也都有自己的煩惱。
一開始我覺得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荒廢了大學時光,所以自己才會一事無成,后來發現,這是大家都在經歷的,也是大部分人的必經之路。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大意是說一個教授做了個實驗,問班里有多少人生目標明確的人,只有10%學生舉手,教授再問,你們能否把目標清晰地寫出來呢?這一次只有4%的學生寫出來了。
二十年后,追蹤調查發現,當初的那4%學生或多或少實現了當初的目標,而剩下的96%,似乎就成為了成功人士眼中的失敗者。
故事的真假沒有關系,當時看到那個故事,想著糟糕了,我好像沒有人生目標,不過短期目標就是考上哪個高中哪個大學。
現在回顧的時候,想著已經太遲了。
因為我真的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很多同學曾經都是班里成績的前4%,到了大學卻慢慢迷失自己,變成了最后那96%。因為人生的評定標準不僅只有書面成績。成績,知識,技能都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知道你需要讓它們為哪一個目標而服務。
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迷茫了;
因為離佩服的參照者太遠了,所以動搖了;
以為的周圍的朋友和自己都是半斤八兩,后來發現他們都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得到了實習,或者自學了什么技能有了新的證書,原來從一開始被留在起點的就只有天真自己。
因為這條路看不到終點,也看不到前面的路況,所以才讓人擔心。
但是一條路走到最后,沒有路便自己開創。
- 6 -
我很佩服我身邊的師兄師姐們,似乎每個人都開始走上了職業上升期,不用再為經濟煩惱,開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也有很多同齡中的佼佼者,已經站在了那4%的舞臺上。
我卻還不知道自己在走的,是否一條通路。
有各個領域的成功者,我發現我只羨慕其中一些,有另一些我是毫無感覺的。所以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我有著模糊的感覺,一直指引著我前進。
但這不夠。
人生不就是要明確規劃好,然后一步步學習進步,找實習找經驗,擴展人脈,趕緊向成功人士靠攏,走向人生巔峰嗎?
青春所剩無幾,大學也快畢業,還不快點自我提升建立技能,每天都這么懶惰怎么可以呢?
是這樣的嗎。
自己想要的成功,又是什么呢?
- 7 -
如果把這樣的努力過程比喻成入場券,那么收集了無數入場券的人,又要進入到哪里去呢?
好像月入不過十萬就過得很失敗,不是985.211出身就毀了一生,好像沒有電視上標準的好身材就沒男人愛,好像不一直加班拼搏免費勞動就會直達失業。
一直追逐著前方的誰的時候,想一想自己想要成為他那樣的人,還是只是喜歡他的工作收入高,他的身份地位高,同樣的目的,可以通過不同的路去達成。
想走一條少有人選擇的路,如果找不到太多前人經驗參考的時候,就勇敢點自己走到前面去探路。既然心里的目的地比所有人都要高,就不必在意目前似乎落后于人。
你走的是通向自己夢想的捷徑,就算落后于身邊的人,但論路程的完成度也許是最高。
羨慕著誰,佩服著誰,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走到其他人的前面去,成為他們眼中閃耀的背影。
每個人成長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些人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自己可能一輩子都追不上,但同樣自己也有能夠比別人做得好的事情,雖然慢一些但總在成長。
一步也好,向前走著的話,所做的努力不會白費,至少還能感動自己。
現在看來的多少無奈和不甘,再過多幾年,可能也就成為了笑談的回憶。
我們在相近的起點里,還未清楚要去何方,就已經走上了自己選擇的未知。
繞點路看風景沒有關系的,因為完成人生目標的時限,是未來的一生。
還有那么多未嘗試過的可能性。
每個人的天賦和終點都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