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入了一個賣水果為主的團隊,之所以加入是因為團長,團長是一位能干的六歲孩子的媽媽,感覺她滿滿的生機與活力,并且理念是為大家尋找及供應優(yōu)質的產品,她陽光明媚的樣子吸引了我。
加入以來,看著團隊群里的聊天以及發(fā)的照片,讓我感覺到團隊為了找優(yōu)質的果子,不辭辛苦,客服小伙伴有問必答,感覺朝氣蓬勃的樣子,群里的團員有善長做飯的,有善長育兒的,發(fā)現(xiàn)別人都好厲害,不光是特長多,關鍵是出貨出的也很多,再看自己,無特長,出貨量也是很少。感覺自己啥啥都不行。心里覺得自己真的很不咋滴。
回家和孩子爸說起來,孩子爸說賣東西你以為是簡單的事情呀,你看你朋友圈發(fā)的,就一鏈接,一句話,人估計都不知道咋回事。其實我心里明白,我也知道我發(fā)的朋友圈沒有一點吸引力,我總覺得不好意思,朋友圈都是相熟的人,兜售自己的產品賣給別人讓我覺得很難為情,就這個問題還咨詢了團隊里一個賣的很好的團員,問她怎么看這個問題,團員說得有定位,她說她的定位是分享,將好的產品分享給朋友,一不強賣,二不騙人,都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想想確實是,當初自己想加入也是看中這一點,也是因為相信這個產品才決定做。但我從沒想過定位這個詞。當時就覺得自己推薦的是自己覺得好的產品,希望可以推給朋友圈的人,然后自己還可以賺些小錢,何樂不為?但真的做起來,根本不是這樣的,有點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覺。
這讓我想起自己寫作的事,不能叫寫作,叫寫東西吧,雖然也沒有多想讓別人看看我的文章,但也明白了為什么沒人看,就像賣水果,你總得讓人覺得你的果子好,產品好,人家才會來看一看,好的圖片,好的方案也是會加分的,否則人家肯定不愿意駐足一下的。我的文也一樣,基本上都是自言自語,哄自己,肯定沒人看!
這樣想來,做什么事情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站在外面看看這件事情,去分析,去理解,然后去解決,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每天面對各種種樣的問題,能做的是去解決,而如何去解決真的是需要思考,思考過后才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縱不能完美解決,但終歸因著去努力想去辦法也是會繼續(xù)進步與前進的。
今天依然是自己對自己的啰里啰嗦,告訴自己遇到問題想著去解決下,看看努力的結果會有怎么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