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里,只要是你想學點什么東西,那么就會輕而易舉的找到各種渠道。比如你想學PPT,可以找秋葉的PPT,也可以買書,報課程。如果你肯花錢,也可以跟錘子手機的發(fā)布會PPT專門制作人許岑學。
每個人的手機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學習的社群或者app,這里面有海量的知識,就像是一個百寶箱。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報了幾十門課程、讀了幾十本書,可是一個問題又浮現(xiàn)出來,我們知道“頭部效應”、“甜蜜區(qū)”、“說話的十大階梯、四大技巧”、“反思日記”、“臨界知識”、“成功日記”等等,它們被用到了多少呢,哪些方法實踐了呢?
群里有幾位伙伴表示自己只是在學習,沒有行動。而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因為知道做不到這件事困擾了很多人,也是阻礙我們應用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
實踐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只要是去實踐,這個知識才不白學,才會變成自己的。顯然我們不能過分夸大實踐的價值,畢竟前有《刻意練習》指出,重復的練習并沒有用,完美的練習才更有效果。
那么如何實踐呢,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變成一次次有效的行動呢?
1、畫小圈,按部就班
《學習之道》給出的方法是“畫小圈”,也就是所謂的各個突破。這與很多技能學習的過程是相通的,先把基礎功練好,學會一個再去學下一個,一步一個腳印。就像日本壽司之神的學徒培養(yǎng)方案,花20年去練習收拾魚,再花20年去練習切肉,再花20年才可能去真生成為廚師。我們在這里不是也要花多少年去做好一件事,而是想說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很有必要的。這就好比我們沒有學會走路,就開始要去跑步,這樣下去怎么能不跌跟頭呢。
循序漸漸是第一步,但是這里面也要求我們做到少而精。放棄之前的大而全、好大喜功、貪多求快的想法,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在這么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里,稍微遲緩一下就會被人遠遠甩在后面,落后無處不在。
可是我們很少去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學了一大堆的知識的時候,我們是看到了還是看懂了。前者是用眼睛、耳朵去把信息解讀完畢,也就是輸入大腦;而后者是理解與消化。這兩者的區(qū)別是,前者好比是中國制造,而后者是中國創(chuàng)造。
這也是所有學習者都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你是在制造知識,還是在創(chuàng)造知識。
未經(jīng)操練的知識都是大道理,空泛而無用。
2、目標感
實踐的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走出舒適區(qū),這是很多人提倡的,要從舒適區(qū)走向?qū)W習區(qū)。但是大家省略了一個前提,我們?nèi)绾魏饬渴孢m區(qū)與學習區(qū)的界限。我擅長的算是我的舒適區(qū)么,學習區(qū)又要學到什么程度呢。這些都是很模糊并且不容易區(qū)分的,也正是這樣很多人都在這里轉(zhuǎn)圈圈。
我認為我們應該放下舒適區(qū)、學習區(qū)的糾結,而是從目標角度出發(fā),我們的目標是什么,然后朝這個方向努力了什么,這才是更有價值而且有參考價值的東西。
3、做記錄
有個朋友在建筑公司工作,每天領導要求他寫施工日志,他特別討厭寫這個東西。這個反思的機制的目的在于把每天的工作記錄下來,形成一套施工手帳。所謂的記錄不就是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自己么,受到他的啟發(fā),我最近也在堅持每天記晨間日記,還邀請了幾個伙伴一起踐行。通過每天記錄,我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做的和自己的目標相差甚遠,比如目標是這個月做一期微課,可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眼下的緊急的事,這些事對于我實現(xiàn)目標幾乎沒有什么幫助。
實踐的有效保障體系就是做記錄,而且是持續(xù)做記錄。
4、信心
實踐另外的一個難題,就是不會做,或者做不好。
比如我一直想學編程,由于我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的,自我感覺有一點基礎,可是當我拿起JAVA時,從頭看下來,往往踐行了幾周就堅持不下去了,不是因為我不想學,而是自己遇到了很多搞不懂的地方。再看自己做得失敗的小程序,于是更加沒有信心。與其說是我因為編程太難而放棄,還不如說是因為我缺乏信心而放棄。
第一次對自己說我做不到,可能會咬牙堅持;第二次這么說就會有點懷疑;而重復的次數(shù)多了,我就相信了,我真的不是學編程的料了,于是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徹底放棄吧。
既然負面的重復這么有效果,那么正面的肯定也可以給我們持續(xù)的動力和力量。
5、快速入門
解決了信心問題,接下來還是離不開如何搞定那些難點。
這里面需要使用的就是快速入門方法,也就是讓自己盡快的掌握一個體系下的基礎必要知識。
它們又是什么呢?
基礎概念、關鍵知識點、必要的關聯(lián)過程,這就好比看一本書,并不是每一頁都是重要的吧,我們要關注的是中心思想和主要方法論,你可以再找出一些論點和論據(jù)。然后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細節(jié)的補充或者推導過程。
這不是就是抓大放小、先主要后次要么。也是那個所謂的80/20法則么。
千萬不要在沒有入門之前陷入細節(jié),就像不要在沒有運動前反復糾結于各種裝備、天氣、路線等等,先掌握運動的基本方法再說才是最主要的。
這里面關鍵的一點就是反復問自己: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總結一下實踐的幾個方法論:
1、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修煉每個環(huán)節(jié);
2、多做記錄,跟蹤行動;
3、信心比你想象的要強大,要肯定自己;
4、先入門,再精通;入門的竅門在于:多問自己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