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家的第二天,家里的熱心親戚們便開始幫忙張羅著相親。
晚上,飯還在嘴里,一年只聯系過兩次的大姨打來了電話。
我媽說:相親對象已經在大姨家樓下的咖啡廳了,你趕緊點,然后去拾掇拾掇自己。
面對突如其來的相親,我咽下了嘴里的飯,喊了一句:可我頭發還沒洗……咋辦?
我媽一臉嫌棄地看著我,說道:不洗了,快去把你的臉捯飭捯飭。
我丟下飯碗,趕緊跑進衛生間,洗了把臉,順便,洗了下劉海。畢竟,我還是想要美美噠。
BB霜、粉底、眉筆、眼影、眼線筆、睫毛刷、口紅……輪番上陣。十五分鐘后,畫了一個淡妝、吹干了劉海、換了一身衣服。果然,人靠衣裝、美靠化妝。
-2-
十分鐘后,車停在大姨家樓下的咖啡廳。
相親對象、對象他爸媽、二舅媽,早早地等在了門口,替我們占了一個車位。
下車后,大姨便開始招呼著進咖啡廳坐一坐、聊一聊。
找了一個靠窗的卡座,點了兩壺茶,一碟堅果,為相親做好準備。
在點單的時候,相親對象他媽叫了一聲他的名字:唐宋,看看點什么茶……
唐宋?這名字,怎么如此熟悉?是他!大神。
相親場合遇故知,我一臉驚訝,隨即脫口道:唐宋?你叫唐宋?我認識你。
相親對象顯然記不得我了,只是一臉懵比地看著我:對啊,你是……
對,是他。我在心里驚呼到,然后,用三個問句確定了他的身份。
你的高中是不是在一中讀的?
相親對象一臉茫然地回答到:是啊。
你是不是在高一的時候上過輔導班?補習過數學?
他有點驚慌,努力用微笑去化解內心的不安,惴惴地回答到:是啊,你怎么知道?
確定了是他以后,我告訴了他我的名字。他最終還是想起來了。
此時,兩方的親戚皆愕然。唐宋的二舅媽努力地在一旁“煽風點火”到:瞧,這兩個人多有緣啊。
-3-
我們不顧雙方家長,竟開始互相調侃起來。
我毫不客氣地說道:這么多年了,你還是沒變啊。
他也隨即說道:你也是啊,也沒啥變化。
因為是故知,我也就開了一句玩笑:明明變漂亮了好不好。
唐宋看著我,不可思議地笑了。顯然,這樣的相遇,也真是別開生面。
后來,按照相親的套路,我們互相交代了彼此的大學、工作情況、月薪收入等。臨走前,在雙方親戚的催促中,我們互留了聯系方式。
短短的半個小時,我結束了人生的第一場相親。而相親對象,竟然是我高中時代欽佩的大神。
-4-
高一時,我數學特別爛,趁暑假,報了個輔導班。和唐宋的相識,便源于這次暑假補課。我和他都是數學班的學生,可不同的是,100分的考卷,我只能考到40多分,他卻能考到79分。
那時,我就特別佩服他,不僅僅是因為他數學好、字跡俊逸,而且他所讀的一中是我們當地最好的高中。一中的學生,永遠都是我們這些二流高中的學生所崇拜的對象。儼然,那時我很佩服他。
一個暑假的補習結束了,我們自然也就失去了聯系。只是,如今,我們誰都不曾想到:七年后,我們竟然會用這樣的方式再次相遇。
我想,相親場合遇男神,我也是相親相出了新高度。
-5-
其實,我本無意去相親;畢竟,還沒到恨嫁的年紀。之所以沒排斥大姨安排的這次相親,不過是因為想去看看相親究竟有多么不堪,會成為廣大青年口中待價而沽的交易?
可是,你瞧,七大姑八大姨也并未給自己安排一個多么差的相親對象。很不巧,還是我曾崇拜的大神。男神被拉下神壇,也是一番絕妙的人生體驗。
倘若,我不曾與唐宋早就相知,也必然會覺得眼前的那個男生普通又平凡,淪落到相親,自然混得不怎么樣。這,就是世俗價值觀下的評判。因為通過相親這一飽受詬病的方式相識,便會在無意識中帶起了世俗的有色眼鏡去評判對方,總以為相親就是明碼標價的交易。
其實,相親不過是相識的另一種方式罷了。就像,你在街角的一次偶遇、咖啡廳的一次邂逅一樣。只不過,相親是被安排的認識,而后者是羅曼蒂克式的相識。我們大多人,真正排斥的并不是相親,而是這種被安排、被監控的不自由的情感方式。
對于很多崇尚情感自由、愛情至上的青年男女而言,接受的一直是現代工業文明下自由、開放、獨立與自主的文化熏陶。而相親,誕生于農耕文明的傳統婚姻習俗,其背后的文化標簽是“門當戶對、條件匹配式的無愛婚姻”。
誠然,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自由工業文明時代,農耕文化還并未完全褪去。而對成長于千禧年的一代青年而言,一旦思想與認知遭遇故鄉尚存的農耕文明的沖擊時,便會覺得難以忍受。
歸根結底,大多數人無法對相親抱著一顆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不過是尚為褪去的農耕文明與日益強盛的現代工業文明所進行的一場激烈碰撞。
-6-
那么,當崇尚愛情自由的我們遇上深受農耕文明影響的親戚時,我們該如何面臨這場精心安排的“相親”呢?
首先,請感謝為自己安排相親的父母或親戚,感謝他們一切的善意。
其次,請誠實地坦白自己的情感狀態。感情穩定,父母或親戚自不會為你瞎操心;若感情空白,不凡抱著理性、平淡的態度去看待相親,畢竟,相親并不是一場“游戲或走秀”,在這場“快速約會”中,人們更多的是受直覺的驅使,還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去深思金錢、權力等世俗的因素。
再者,不論是接受或拒絕相親,都請誠摯地告訴父母親戚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明確地說出你的訴求后,我想沒有哪一個父母會不顧孩子的感受而強行“推銷”。
最后,一定要遵從內心的想法,千萬不要讓父母決定自己的人生。大多數人所謂的將就、湊合,并非相親的必然結果,而是自己放棄了對于人生的掌控權,讓家人越了界。
相親,哪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瞧,我就是通過相親再次遇到了心目中的大神。相親,從來只是相識的另一種方式,只有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7-
看到這,你是否也覺得:其實,相親也并沒有那么糟糕。
第二天,唐宋約我去看電影,我很愉快地答應了。
畢竟,我們高中時便相識了,兩個人的家就隔了一條馬路,畢業后又同在魔都工作,雙方的父母又是舊識。更重要的是:他曾是我男神啊。
所以,25歲,通過相親,我遇到男神了。
-END-
我是獨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