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眼淚汪汪:“媽,我的腦子壞掉了!”
十五歲的兒子,個子已經超過了我這個當媽的。外出就餐,會主動取餐具,會幫著盤算怎么搭配經濟實惠;習慣了遇到喜歡的玩具優先考慮老爸老媽的經濟實力,儼然已經是個小小男子漢。最難能可貴的是對待學習的態度,自律自覺,從小學到初中成績穩穩保持前十名。讀書方面幾乎沒用大人操過什么心。
“你慢慢說,出什么事了?”
“我聽不懂老師講課了……”兒子接過熱乎乎的牛奶捧在手上,抽抽鼻子,秀氣的小臉上滿滿的委屈和擔憂。“就是今天,突然的,我發現我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么……”
“我以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我反而松了一口氣,“這是腦袋進水了。”
兒子瞪圓了眼睛,滿臉震驚:“腦袋……進水?”
同樣被鎮住的還有一旁的老公,欲言又止的樣子顯然是沒想好怎么措辭,臉上分明寫著:開什么玩笑?有這么坑兒子的嗎?這可是親生的,親生的!
我慢悠悠的端起剛泡好的茉莉花茶,美美的呷一口。
嗯,好茶!
01
小時候的我是個愛學習又聰明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回回考試穩拿全校第一名。用現在的說法叫“學霸”。學習于我是一件輕松而快樂的事情,更是改變命運的陽關大道。
那時的我是父母引以為傲的資本。走在村里,經常會有人攔住母親搭訕,虔誠的請教“你家孩子那么優秀,你是怎么教育的?”母親誠實的說:“俺家丫頭念書從來不用俺們管。”那人嘖嘖兩聲,眼神中難掩羨慕。
這些我都不關心。我每天啃著書本,甘之如飴,一心一意期待著考上那遙遠而神圣的大學,去看一看外面廣闊多彩的世界,幻想著終有一日不需要再重復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那年我十六歲,讀初中二年級。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 ,我的人生軌跡從此改變。
那是一堂我最喜歡的的數學課。年輕的數學老師在講臺上揮斥方遒,鏗鏘頓挫的嗓音在我聽來仿佛遠在十里之外了。我緊緊的盯著老師一張一合的嘴唇,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
原本親切熟悉的阿拉伯數字、幾何圖形不知為什么突然變了臉色,一個個咧著大嘴對我冷嘲熱諷,濃濃的惡意從四面方法席卷而來。窗外那棵高大的白楊樹在蕭瑟的微風里把葉子抖得嘩嘩作響 ,像極了巫婆的詛咒。我在冰冷的陽光里打了個寒戰。
下課了,同學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無數張嘴巴在我眼前開開合合,說笑聲、打鬧聲宛若狂風中的蝴蝶般飄忽不定。耳朵里好像住著一百只蜜蜂,嗡嗡嗡吵個不停 ,我在一片喧嘩里驚恐的手足無措。
一整天下來,幾乎要崩潰。我戰戰兢兢的對自己說:“天哪,我完蛋了!我的腦袋壞掉了!”
02
那天晚上睡到很晚,母親說了許多。大意是安慰惶恐不安的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成績好固然好,讀不好也不要強求。
“我們做父母的不會逼你的。”
實際上母親內心深處是有一絲竊喜的。奶奶常年吃藥,弟妹年幼。老實巴交的父親一輩子土里刨食,除了種地什么也不會。一年到頭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每學期幾十塊錢的書本費、學雜費無疑是不小的負擔。私下聽人說,高中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會高很多。即將面對的那動輒幾百塊錢的學費,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異于一座沉重的大山,沉重到足以壓塌這個一貧如洗的家。
那時候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及二十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在相對落后和閉塞的農村。同齡人中輟學打工的不在少數。我們這一屆同學,初一開學的時候全校六個班總共三百多名學生。到了初二下學期,這個數字已經縮減了一半,而且差不多每天都在刷新。原本擁擠的教室日漸空曠,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每每心酸又無奈。
誰家的孩子進了一家小廠子打工,一個月往家里交二三百元錢,談論起來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人是現實的,一輩子吃苦受累的農民尤其無法擺脫對財富的向往和崇拜。
因為我一貫的優秀,母親常常陷入矛盾和苦惱之中。作為母親,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另一方面,生活的重擔早早壓彎了她并不結實的脊背,這個一貧如洗的家讓她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希望。她無法不去羨慕那些家里有孩子打工賺錢的人家。那時候在相對落后的農村,“孩子長大了出去打工賺錢”幾乎是大多數人的心愿,也是最直接最立竿見影的擺脫貧窮的途徑。
這場意外的變故,在我是噩夢的開始。在母親眼中卻是黎明前微弱的曙光。她開始暗暗地盼望著,身為家中老大的我早點畢業,早點打工掙錢貼補家用。
我心里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可是我徒勞的瞪大眼睛,始終無法看清前面路。我的父母一生在那一畝三分地里面掙命 ,貧窮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沒有多余的力氣替我點燃那盞指路的明燈。
當母親把一件當年時興的活里活面的橘色棉衣外套交到我手上,喜滋滋地說:“這衣服料子很好,可以穿好幾年。等你畢了業出去找個臨時工做,來回的路上穿著暖和……”
我心中五味雜陳。棉衣很暖和很漂亮,裹在身上卻異常的沉重。
我還是讓母親失望了。
在糾結中讀完了初中,拿著母親厚著臉皮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湊夠的學費去縣一中報道。“腦袋壞掉”之后明顯智力大不如前,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頭痛、失眠。“優秀生”的光環徹底離我而去。跌跌撞撞熬到高考。幸運的是超常發揮,我被本省一所農業大學錄取了。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我徹夜未眠。父母房里的燈直亮到后半夜。
“丫頭,咱不念了吧?我和你爸實在是負擔不起了啊……”母親雙眼紅腫,一夜之間仿佛衰老了十幾歲。父親蹲在墻角悶頭抽煙,佝僂的身影淹沒在劣質煙草燃燒時留下的刺鼻的煙霧里,似乎隨時都可能隨風飄散。
從頭一年開始,國家出臺了新政策,大學生畢業包分配的制度被取消。大學生走出校門后一律自謀出路 ,全權由國家負責安排工作的日子一去不返。“大學”不再是魅力無限的金沙灘,“大學生”這個身份一時間有點尷尬起來。“讀書無用論”悄然而至,愈演愈烈。
我把印著燦若明霞的紅梅報曉圖案的錄取通知書埋在院墻外的香椿樹下。同時被埋葬的還有那個從小做到大的夢,夢里有大城市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 ,有光華璀璨的霓虹燈……
香椿樹在刺眼的陽光里搖曳著暗綠色的葉子,在匆匆而過的微風里輕輕的嗚咽。幾只調皮的麻雀不知受了誰的召喚,呼啦啦一哄飛走了 ,翅膀掀起一陣氣流 。三兩片葉子在這股氣流的沖擊下的脫離了枝頭,打著旋,輕飄飄的飛啊飛 ,最終落在冰涼冷硬的泥土里,不甘的輕顫幾下,不動了。躺在土里的葉子青翠如昔,只是它再也無法沐浴著陽光盡情的呼吸,再也無力應和著和風雨露翩然舞蹈。
那是樹的眼淚嗎?
03
多年以后的我依舊保留著讀書看報的習慣。那天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文中那個孩子的癥狀跟當年的我完全一致。那是一種病,俗稱“濕氣攻腦”。起因是體內濕氣上升包裹了大腦 ,導致大腦運行受阻,“突然變笨”。
這并不是什么大癥候,只要吃幾副中藥調理一陣子就能恢復。
想起多年前那場噩夢 ,我躲在無人的角落里捧著報紙嚎啕大哭……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如果不是當年家里窮得連鹽巴都吃不起,也許父母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老天讓我晚出生十幾二十幾年;或者如果我有機會早幾十年接觸到類似的知識……我們沒有錢,更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
貧窮啊貧窮,你究竟折斷了多少渴望藍天的翅膀……
可惜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如果”。
所幸,我還有彌補遺憾的機會。
04
我給兒子請了假。老公帶兒子去看他們老師推薦的一個老中醫,我在家里熬了有祛濕功效的紅豆薏米粥。
我應該感謝我的父母。貧窮壓彎了他們的腰,他們依然咬牙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在親戚們或不解或不屑或同情的目光里,支持我讀完了寶貴的高中。因為讀了比同齡人更多的書 ,所以更能看透一些道理 ,也更容易領悟一些事情。比如今天,當命運試圖像當年捉弄我一樣捉弄我的寶貝兒子,那他就打錯了算盤。
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如果當初不放棄……
沒有如果。逝者如斯夫,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