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安全敏感期

孩子從媽媽溫暖的羊水中出生以后,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艱難的變化——不僅僅是媽媽生產的艱難,孩子的環境變化也是一個艱難的轉變。
剛出生以后,孩子需要面臨的是環境的轉變,是需要確保生理上的安全感。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大人能提供給他的環境安全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爬蟲階段,跟爬蟲動物一樣,需要的是解決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睡。
很多人說,孩子喜歡大人抱著,喜歡慢慢搖晃。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
想想看,孩子在媽媽溫暖的子宮里生活了九個多月,一直被溫暖的羊水包圍,媽媽走起路的時候,羊水會輕輕搖晃,因此,孩子喜歡被人抱著,喜歡輕輕搖晃的感覺。

我坐月子的時候,小知了經常會哭,只要抱起來就安靜了,所以那時候比較累。于是有其他長輩跟我說,一定不能抱,哭就讓他哭,抱太多是會習慣的,以后就難帶了。
我比較反對這種說法。
孩子哭可能是因為需要安全感,如果在他需要感受安全的時候不給予相應的安全感,就會在爬蟲類階段難以過度到哺乳期階段,也會讓孩子缺乏安全,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有限的精力會用在尋求安全上,而不會用來探索其他新事物。
更加不好的行為是,在孩子哭的過程中,因為沒有人做出響應,慢慢的,他就會“習得性無助”,這對孩子的性格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

那么,怎么做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感覺呢?
有兩個非常主要的點。
1 需要穩定的環境氛圍。這個氛圍來自媽媽穩定的情緒。如果媽媽有憂郁癥,最好是讓家人代為照顧孩子,等媽媽調整好心態以后,再繼續照顧孩子。
2 提供安全的參照物,主要是指熟悉的,舊有的。比如媽媽的聲音,味道,以及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聲。因為孩子在媽媽的肚子里接近10個月,媽媽就是孩子安全的保障。

給孩子安全的環境,孩子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去啟程接下來的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