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石-隕石坑里為什么沒隕石呢?(吳春林)

很多人會好奇如果說流星就是隕石,那么在降落后難道會再回去嗎?要不然怎么隕石坑都是空的。這里面就有許多的奧秘,其實隕石一直都在。

那么為什么隕石坑看起來都是空的呢?主要的原因是隕石的運行速度非常快,在撞擊地球大氣的保護層時受到大氣與自身沖力的影響,其體積會不斷縮小,內部一些成分也會被燃燒殆盡。

加上隕石在低空受到的阻力加大,還沒到地面就開始消耗完,自然也就不會留下身影。當然也有一些隕石在到達地面時由于沖擊力過大,其被沖擊力分散從而散落在各地,在隕石坑內也就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很多人覺得既然隕石會被消耗或者分散,那么為什么還會在地面撞擊出隕石坑呢。其實這跟隕石在撞擊時產生的沖擊波是有關的,沖擊波會對地面造成一定的沖擊,也就出現了大小不一的坑。

隕石撞擊過程類似于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云,全都化為塵埃。總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接觸和擠壓,隕石撞擊地表的速度通常超過10公里每秒,碰撞發生的時間在1秒之內,過程中沖擊波沿著接觸面分別向隕石表面和地表傳遞,壓強相當于幾百萬倍的大氣壓,瞬間就能讓隕石和地表產生巨大形變。

第二階段稱為開鑿,就是隕石坑受到壓力進一步擴大,通常來說一個隕石能砸出的坑可以是自身直徑的20倍左右。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坑位于墨西哥的尤卡塔半島,這個隕石坑的平均直徑在180公里左右,隕石的直徑約10公里,撞擊后隕石變成塵埃,遮天蔽日阻擋了植物光合作用,引起整個食物鏈崩塌,產生的效果相當于120萬億噸TNT爆炸。

隕石一般分為石質隕石和鐵隕石,石質隕石的主要成分是礦物質,鐵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一般是其它天體的核心物質。如果在撞擊速度達到12公里每秒的情況下,石質隕石會變成塵埃,隨著爆炸產生的蘑菇云上升到幾千米的高空,最后散落到隕石坑周圍。如果是鐵隕石,鐵和鎳會在高溫高壓下達到熔融態再氣化,隨著爆炸的沖擊波向四周炸開,遇到空氣后迅速冷卻變成金屬小碎末散落在隕石坑周圍。

隕石坑里的隕石去哪了?這個問題放在100多年前其實很難回答。空曠的無人區一夜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坑,當時的科學家們都認為是氣體爆炸產生的,完全沒想到與隕石有關,甚至都沒有隕石這個概念。直到有人發現隕石坑周圍數千個隕石顆粒,美國地質學家丹尼爾·巴林杰才堅信,這是天外來客撞擊所導致的,并認為隕石沒有消失,它就埋藏在隕石坑的深處,于是巴林杰在1903年成立了標準鋼鐵公司,在隕石坑內進行隕石的挖掘工作,直到1929年花費了60萬美元都沒有找到隕石才放棄。

后經科學家計算隕石撞擊釋放的能量,認為隕石就在撞擊后被氣化或變成粉塵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