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拉黑過他人嗎?被他人拉黑過嗎?
去年練車的時候我遭遇了一次90后女孩拉黑我,事情的起因呢是她發了一個盆友圈,說的內容是:她討厭那些她發信息不回復,卻在刷盆友圈的人。說的言語也有些偏激,大意是說那些沒回的都死在沙灘上什么的,我看到她如此在意別人的回復,就評論了說:大小姐,沒有人把你當公主,做好自己,合理安排好自己時間!誰知練車建立起來友誼瞬間瓦解,很激烈的回復了我一句就把我拉黑了。因為當時科目二我過了,她沒有過,后面我再也沒有見過她,也無從冰釋前嫌了。自此再也沒有交集。
這件事以后我就很少評論他人,更不要說逢人就贊了。我也在反思自己,也許是我的確覺得她平時太嬌氣了,回復的雖然是調侃,但是也帶了說教她的成份。友誼的基礎本就如此薄弱,人家為何要聽你的反駁之語呢?由此事帶給我的影響真的是巨大的:
第一,評論都會深思熟慮,甚至放棄評論。
第二,說好聽的,是人就愛聽好聽的,這是人性。
第三,屏蔽那些時時點贊的人,沒有思想交流的贊是無謂的浪費彼此時間。
第四,不求贊,不公開任何訴求。
我會拉黑什么人?
說真,我從不主動拉黑任何一個,拉黑必是觸犯底線,而這個底線就是網絡色情!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呆在我的盆友圈不是她和我聯系的多勤,話說的多好聽,而是他關注與活的是否正能量,如果一味發負面情緒,那我就會刪除這個好友,而不是拉黑她,拉黑我的人我也不會再去爭取,自此兩不相望。
也許是因為從事的是服務行業,作為一名24小時開機的家裝設計師來說,我時刻準備著接聽電話,又如何會拉黑他人呢?但是有一種一味推銷,不在乎他人時間節點的人,我也會阻止與她溝通。現在很多時候,對客戶我都會先發短信,先進行自我介紹,再結合烏魯木齊的作息時間與自己聲音最佳狀態撥通電話,我希望聽筒那端你感受到是我飽滿溫和的聲音,有力有激情。
最后如果相熟已久的盆友,因為文字上的評論產生了分歧,請不要微信,電話說再見,請面對面說清楚,有些誤會皆是語言文字的差異造成的!知己難得,不要隔著屏幕還隔著心。
以上圖片出自咪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