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橋是我縣張安屯街道辦小河村的一座單拱石橋,修建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橋長30多米,寬5米,拱高8米,歷經了200多年的風雨,橋身仍完好無損,只是用青石板鋪砌而成的橋面有少許凹陷。
拍照只是一時興起,并未有多深多遠的想法。當我把照片下載到電腦上,看到石拱橋美麗倩影的一瞬間,我對它一見傾心,不僅僅是“愛”,還有對古代建筑藝術魅力所折服的五體投地。我記起一件關于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和文化底蘊的趣事,說的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華參觀了故宮和北京四合院時被中國古代的建筑藝術和歷史文明所震撼,說到了北京和華盛頓的差異性,他強調紐約、華盛頓是用鋼筋水泥澆灌而成現代化大都市,而北京則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文明城市,說明了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國家,他被故宮和北京的建筑震撼了,面對北京和紐約的城市建筑,他說到:“我們有的你們將來肯定會有,但是你們有的東西(城市文化底蘊和歷史文明)我們一定是不會有的”。這就是文明的力量,不會隨著時間而消亡,只會因時間的沉淀而厚重。
三官橋,是古人遺留人間的璀璨明珠,穿越了時空,驚艷了歲月。
美吧!除了美的震撼,還有什么?
時空的錯覺,抑或時光的輪回......
我不懂攝影也不會做攝影技巧的調整,但把這張照片轉正我還是會的,但我就是被這種倒了看的藝術美感而觸動,姑且由之去吧。
“小橋 流水 人家 枯藤 老樹 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古人的憂思和雅致是否就是這般靜謐的情愫。
一塊塊壘砌的石頭,歷經幾百年的風吹日曬,橋身仍屹立挺拔,且越攆越牢靠,與現在的鋼筋水泥大橋相比,是古人智慧超群還是今人急功近利,愚人害己。
百年的古橋,千年的歷史,流水穿越了時光,古橋驚艷了歲月。三官橋,幸運呼,抑或必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