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閑時間,待在家里看了一部04年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我對影片名字的一些理解,“放牛班”就是由那些外人口中的『問題少年』所組成的地方,而“春天”則是由新來的監學馬修老師帶來的一些改變——用音樂打開了這些問題少年的心扉,呈現一片新的氣象。
影片從一對久別重逢后的摯友間的談話中拉開了故事的序幕,一本陳舊的日記本,讓功成名就的鋼琴家皮埃爾回憶起兒時的啟蒙老師馬修——一位開啟自己夢想之旅的匆匆過客。
生命之河悄無聲息的流淌,歷盡千帆,曾經被我們遺忘的,那些源頭之處所泛起的朵朵浪花,才是我們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馬修,一位前往名為“池塘之底”的學校接任監學一職的年輕老師,他就是這所學校里那些被視為“問題少年”的孩子們生命中的浪花。
初來乍到,面對一群雜亂無章,愛做惡作劇的頑皮孩子,馬修出奇的耐心仁慈。
和動輒就把學生拉去黑暗小屋里禁閉的拉齊校長,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相信童趣純真也屬于這些“被失去希望”的孩子們,只是暫時缺少愛的激發罷了。
心中有愛,才會發現夢的種子。
馬修用音樂的方式,讓沉睡的種子開始萌芽。
一個組建合唱團的初衷,讓孩子們漸漸融合在了一起。
夜晚挑燈寫樂譜,白天抽空做輔導,還要時不時的維護被冷血校長揪出去的學生。
最為感動的是在教室里挑選中高低音學生的那一幕,佩皮諾,一位失去父母、在學校里做任何都需要交錢的孤兒,面對馬修老師的考核,一句令人心碎的話——我什么歌都不會唱……
而馬修老師給予的是慈父般的愛,還“委以重任”的讓他做指揮家。
對于主角皮埃兒——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馬修為他獨特的嗓音感到欣喜,也實時的遏制他自傲的脾性。
同時,為了不讓一個好苗子被埋沒,還不時的開導有點絕望的皮埃爾的母親,鼓勵她把兒子送往音樂的殿堂——里昂學校。
在他春風化雨的感染下,喚起孩子們的內心萌動,連一向呆板的數學老師也情不自禁的哼起小曲。學校一改往日的死氣沉沉,如一棵起死回生的老樹,重新煥發本該有的朝氣。
影片最后,校長為了自己的私欲趕走了馬修老師,在馬修提著那個黑色的公文包離開的時候,那些寫有感恩話語的紙飛機簌簌的飛出窗戶,落在馬修腳下。
那一刻,他滿意的笑了,往日的心血沒有白費。也許他本就沒有奢求會有多少回報,只是在踐行他作為一名老師的職責。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潔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珍寶。
孩子們是幸運的,能遇到一位慈愛的良師。
馬修是幸運的,能遇到一群純真的天使。
其實,我們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過客,緣來則聚,緣去則散。能在對方心中留下些許光和熱,就已足矣。
你回眸,我寫文
農田黃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