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的壽命最多也就突破兩位數,今年是2017,我,21歲。我記得我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大紅大紫的曾軼可用一首歌《forever21》,來紀念她的21。那時我也就上初中,憑借著那首歌的旋律和歌詞,體會著21歲人們所有的心態和激情。今年,回憶著當年的體會,對比著今天的我。
? 永遠的21,那時光里有無限的動力和激情,仿佛做什么都不會累。實話說此時此刻的我,有激情有動力,但不是無限的。今年我上大學二年級,就讀一所二本院校。近代史老師說,大二才是大學真正的開始。現在想想也的確是。看著彷徨與嶄新的面孔走進校園,心中也多了一絲對過去時光的緬懷。大學校園永遠是知乎,簡書這類app的活躍話題。因為大學太豐富,太奇妙。走進社會前最后的四年,脫去稚氣的年齡。簡書知乎上都討論著大學應該怎么過,更有牛人分享著別人不曾見過的大學生活。每每看到這樣的帖子,我等平凡之輩更是”垂涎三尺“。我悄然發現,我周圍的人,正因為大學這所大工廠的加工,開始持有對世界不同的態度,慢慢地走向了不同的觀念等級。我并不認為哪些思想和主張是好還是壞,畢竟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一樣。但,當曾和我們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模式時,我們就是開始走向越走越遠的路了。這就是21歲的看待朋友和知己的態度。我清楚地認知到,在這個世上沒有人是真心的對自己好,如果有,那就是父母了吧。朋友只不過是我們人生某一段旅程的同路人。誰也說不定,在哪一場風暴后,哪個同路人便離你而去。雖是這樣說,但我仍保持著對朋友的真摯與真心。旅途就那般長,一段赤誠的友情也不枉對那段時光的癡情吧。
? 最近寒假,和朋友出去聚會,有時挺晚,但再晚我的手機都沒有來自父母的電話。每當這個時候,我警覺的發現,我已經不是小孩,已經不是那個深夜不回家的非主流少年了。小年夜,家里聚餐,我發現我再也參與不進去和弟弟妹妹的玩耍了。家里的飯桌上,我的杯里可能不再是飲料,我再也不能吃晚飯就離開飯桌去看電視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和父輩們在飯桌上聊天陪酒。貼在身上20年的 標簽被撕去。面對這種這變化,我是新奇的,想快快好好的體會著重感受,然后更加從容和自然的面對這種生活中的種種變化。在外面,由于便簽的撕去,我多了和社會上的交往的機會。我有次和同學討論,對于21歲的我們,對35歲左右的陌生人,我是該叫哥還是姐。最后我們討論出一個挺有意思的結論,只要那個人還沒到花甲之年就叫哥或姐,永遠不會錯。盡管他的年紀和你的父母一樣大。我多了和這個世界直面接觸的機會,少了別人把你看成小孩的同情與謙讓。
我有時總會有想畢業就出去創業打天下的想法,我相信和我一樣想法的同齡人一定不少。因為,我們身上流淌著坐擁天下的壯志。這種想法可以總結為年輕人的理想與追求,或是空有一腔熱血的簡單幼稚。也的確,有多少人愿意忍辱負重十幾年未心中不變的追求呢?我每次產生這種想法之后都被自己的”理智“所打敗。然后再心中承認,唉 ,那的確太難了。我可能不是那種人吧。21歲,是一個抉擇的年齡,抉擇未來的人生怎么進行。無非也就兩種,一種是我要做人上人,要讓我的家鄉我的家族因為我能變得無比榮耀。另外一種是,一年兩人三餐四季的悠閑與淡然。我自己目前想過上一種兩種方式的折中,未來要做到為錢財不難,家人幸福,有時間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小愛好。養狗看海,載愛的人去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地方。我相信每個看到這里的人,都會被這種生活深深地吸引。誰有可知,到達這種生活也很難啊,我不自稱君子,我的努力都是在為錢財不難而努力。大多人亦是如此。但愿我能在未來十五年內到達這般吧。
? 21歲,色彩斑斕,人生積累之際,愿我能厚積薄發釋放人生應有厚度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