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見觀經(jīng)”》

《悲欣交集“見觀經(jīng)”》

近日空閑,學(xué)習(xí)一下先賢之勤勤懇懇,如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fù)窺園葵。

朅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xué)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細(xì)細(xì)拜讀易經(jīng)大師張興全先生公眾號《掌中訣》2016年11月11日發(fā)表之文章《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文中有值得深思之問題,本人不才,嘗試解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必須講原則,有原則即有是非,有是非而有親疏,所以必然得不到所有人的認(rèn)可、贊許。

指望所有的人都說好的人,必然用心極苦而注定失敗,這是可悲之一,必然心中無主而與世浮沉,這是可悲之二。

在認(rèn)錢不認(rèn)人的浮躁世界,對天地人佛畜鬼都沒有敬畏心的今天,平時不拜佛,臨時抱佛腳。當(dāng)今,有多少名流,到有病時才步入空門,希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到頭還是再劫難逃,愚我之見,這樣只有給佛門帶來惡果,弘一法師是我敬佩的人之人,我去泉州不止十次,每次必去開元寺他的像前合影,進開元寺大門,有一聯(lián):“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

有一件事讓我想不通,弘一法師這么偉大,下半生已放下一切,為什么不能長壽?不要扯這么遠(yuǎn),誰到北京昌平天壽陵園,看看陳曉旭的墳?zāi)梗彩腔疾〔懦黾遥瑯臃艞壱磺校参茨茏屍湓鰤郏奈挥凶R之士能給我一個圓滿的答卷嗎?”弘一法師曾言人生追求有三個層次

一為物質(zhì)

二為精神

三為宗教

物質(zhì)充足的基礎(chǔ)上進而追求精神,在精神世界的滿足上,進而尋求宗教之能量,以度化眾生,簡而言之,言而簡之,一切惟心造,一切亦惟心悟。悟之從心從我,世上有幾人能理解他人的心?

可能是我追求的心善,希望在有限之生命里盡量之幫助他人,而幫助他人需要自身擁有能力,那只有不斷之修煉自我,強大自身。如明人陳繼儒所著《小窗幽記》中有記一句話:“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先成為君子有能力了,過見癡迷之人才能提醒過失。佛教中般若譯為智慧,佛教中梵語的譯音。或譯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于一般所指的智慧。

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

一為實相般若

二為境界般若

三為文字般若

四為方便般若

五為眷屬般若

這五種之內(nèi)涵為金剛般若。

提醒一下:

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于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的智慧,也只是一代名,現(xiàn)在的觀念來講就是超一般的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這需要心悟與身心皆投入之智慧。

先生常言“傳真一句話,一切惟心悟。”

佛家常說“不可說,說不得。”

僧尼死謂圓寂,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yuǎn)離一切煩惱為寂,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后稱僧尼死為圓寂。

另一個問題:“他(弘一法師)臨終前寫了四個字“悲歡交集”,到目前為止,我還是理解不透!”

“九月初一日下午六時寫。悲欣交集。見觀經(jīng)。”

弘一大師往生凈土之前三天,提筆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大字,題完這四個字后,又補題了“見觀經(jīng)”三字。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感動。

見觀經(jīng):“觀經(jīng)”即為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為佛說觀想念佛、凈土十六觀的著名教典。

關(guān)于大師“悲欣交集”的含義,各界人士有種種解讀,但作為念佛人的弘一大師,我們應(yīng)該從凈土宗的角度來解釋。弘一大師往生前題“見觀經(jīng)”三字,表明他所寫的“悲欣交集”四字反映的是他見到《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所說凈土境界的心情。他于契入無量壽佛國土,即將做最大的遠(yuǎn)行前,提筆總攝了他一生行道乃至往生的見證,如他一慣所做的菩薩行,以使后世修行者能因此生信增上。

“悲”,就是厭離娑婆,見娑婆眾生輪回之苦而悲。

“欣”就是欣求極樂。見自己凈業(yè)成熟而喜。

菩薩度生,中流兩岸不居,弘一大師以身示范,攝念佛人歸于凈土,

“悲欣交集”正體現(xiàn)了他度生的本懷。

大師臨終所現(xiàn)的境界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上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一般無二,

“悲”是悲憫眾生沉淪生死之苦,

“欣”是欣喜自己了生脫死離苦得樂。

大師的“欣”絕不是為自己得安樂,

而是欣慰度眾生離苦有望,從他臨終對妙蓮法師語可見:

“我生西以后,乘愿再來,一切度生的事業(yè),都可以圓滿成就”。

弘一大師一生的成就和品行折服僧俗兩界,于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皆通透覺悟。他用傳奇的一生勸勉著世人:持戒念佛。

妃子笑于珠海。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育兒篇 認(rèn)知數(shù)學(xué) 《數(shù)學(xué)之美》吳軍 基礎(chǔ)《生活中的魔法數(shù)學(xué)》 進階《超級思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dǎo)師 言傳身...
    西子美美噠閱讀 100評論 0 0
  • 我曾經(jīng)期待一份炙熱的愛 單純,善良,包容 我慌亂的四處張望 你恰好在那兒回望 原來,守望我的人始終都在 只是錯過太...
    Doing咩咩閱讀 299評論 0 0
  • 逃了許久的會議發(fā)現(xiàn)終究是逃不掉,居然還要做項目,做PPT,真的是見鬼了,直方圖竟然可以在無統(tǒng)計學(xué)理論基礎(chǔ)上進行直接...
    范范_230a閱讀 7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