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不時的會想起我的大姑。
? ? ? ? 她今年82歲了,聽表哥說除了耳朵稍有些聾外,和同齡人比較來起,身體一直還算不錯;平時在電話里,隔著山隔著水,問她什么,回答的都是前言不搭后語的話,我直想笑,又想哭——為什么,為什么親愛的大姑變老了!!!
? ? ? ? 我們已多年與大姑未見面了,好說歹說,在今年三四月牡丹正盛開的時候,大姑終于暫時離開了她的田地,她的小雞小鴨還有大白鵝,表哥把大姑送到洛陽看牡丹花,這也實現了多年的夙愿——因為,大姑一直對鄰居們說,我兄弟一家在洛陽,洛陽的牡丹可好看啦,等啥時候有空兒了,我可是拍拍屁股,抬抬腿,說去就去了。
? ? ? ? 親愛的大姑,怎么知道,老家離洛陽足足有五百里地呢?
? ? ? ? 公園里,牡丹朵朵爭奇斗艷,株株秀韻多姿。
? ? ? ? “妹唉,你看,這花咋恁好看哩!”她對著我的母親一聲連一聲喊著(她怕別人聽不見)。
? ? ? ? “麗唉,你瞅瞅,這花咋恁多哩!”她回過頭來又對我感嘆著。
? ? ? ? 年輕時,大姑嫁的村兒離我們村有五六里路,姑父既忠厚老實,勤勞能干,所以家境較一般人家好些。小時候我們還在老家時,我是急切地盼望著大姑來我們家的——因為,她來時,總能捎些好吃的東西給奶奶和我們這些小輩份兒的孩子們吃。她總是麻利地去廚房,幫媽媽做飯,先端給奶奶,再端給我,還對我說,吃吧,麗,多吃點兒,長大了,姑姑等著享俺麗妞兒的福哩。然后還幫媽媽做針線活兒,紡花,織布,納鞋兒底,兩人有說不完的話。住了幾天臨走時,要套架子車去送她,她堅決不讓,還說,送啥送,就幾步路,一會兒就到了,到家了還能趕上燒湯(做晚飯)呢,不知你姑父這幾天是怎么吃的飯?
? ? ? ? 于是,我就急切地盼望大姑再一次地到來。
? ? ? ? 記得領著大姑去公園的那一天,和今天一樣,正好也下著毛毛細雨,不冷也不熱。大姑和媽媽在前面走,我拿著相機前后左右不停地選合適的角度給她們照相,兩人都已是滿臉的皺紋,媽媽還得大聲地跟大姑交流,還時不時提起來老家的親戚、鄰居們,誰家的老人去逝了,誰家又添了孩子,東家西家的家長里短,還有,黃河大堤又加寬了,以前的菜地也沒有了,因為都蓋了房子……她們濃重的豫東口音惹得游人不時回頭報以善意的微笑。
? ? ? ? 那時,我真想,就這樣一直陪著她們,陪著她們一直走啊走的,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