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Day 5 如何努力

才能可以提升嗎?

四種才能觀: 1、天才論深入人心,即上面的四象限圖中的“特有——恒定”才能觀;2、“普遍——恒定”的才能觀,即認為人的才能是多種多樣的,如同這個世界的色彩一樣絢爛繽紛,且與智力、個性、動機、知識和經驗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都有關;3、“普遍——發展”的才能觀,相信自己會變得更好并不斷為之努力,就真的會變得更好;4、“特有——發展”觀就是我們所說的”培優”,學校里的“尖子班”、“火箭班”也是實踐這種觀點的代表。
我們要明白,努力不僅僅是意志力或者信念,更是一種需要學習和提升的才能,需要調配個人的資源,選擇行動方向,把控執行進度和調適其他多方面的因素。采用什么樣的時間投入策略,怎樣有效啟動、維持、專注和優化這種投入,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挑戰與堅持

必要難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原則,意思是學習時要主動給自己增加一些難度,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學習效果的手段

意志力其實是非常不可靠的,因為它總有極限,長期堅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則應該是,讓自己收獲的滿足感超過所有付出,即用興趣和激情驅動自己繼續做下去。但在這個時代里,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有的是淺嘗輒止即告放棄,有的是放不下成見去了解。要改變這種局面,我們可以嘗試這些方法:

1. 放棄對“興趣”的執念

不要以有沒有興趣為先決條件,看上去不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嘗試做一做,人的興趣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努力試試看再做出結論。

2. 提升“浸潤”的深度

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這件事情中,用溫暖的情感去體驗和激發興趣。

3. 增加互動的樂趣:再有興趣的事,如果在鉆研的過程中受到太多束縛,處處掣肘,最初的激情也會被慢慢磨滅殆盡。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論”認為人的心理需要分為自主的、能力的和歸屬的。這其中“自主”非常重要

如何思考現實問題

在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在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建立理論和現實間的連接。因為用學術的態度能讓我們思考得更深刻,而現實的復雜性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的適應范圍和極限。由此,我們會慢慢構筑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智識,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也是本書的副標題。

作者認為,面對“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個問題,其實并無捷徑可走,也不是看一本書就能做到的,但這些方法可以指引我們去往那個心向往之的地方,而且作者本人也和我們一樣,正走在這條探索的路上。

讓自己與眾不同

“請你保持怪異,請你與眾不同”(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也是作者在本書的最后想和我們分享的。只有獨一無二,才能不可取代。彼得?蒂爾(Peter Thiel)是硅谷著名的投資家,《從0到1》的作者,他也認為,能在標準化教育下形成和他人不一樣的想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從0到1”的創新,必然屬于那些能獨立于主流思潮之外的,富有智慧和勇氣的思考者行動者。為了追求社會認同而去迎合主流的人,反而會被時代所忽略。作者鼓勵我們,忘記社會認同,盡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發現事物的價值。

有益的建議:

最后,作者依然善解人意地以一系列具體的建議,作為全書的結束語: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遲滿足欲望;

質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論,不盲從任何人;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時段接收流行信息;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為其發展出可能性;

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怪癖”,并將其發展成自己的競爭力;

為小事物狂熱,并在小事物中發現大世界;

開展思想試驗和行動試驗,讓思想和行動相互激發。

思考與實踐:

請思考,在你現在的工作或學習中,你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有多少繼續增長的空間?為這種優勢設計下一步要挑戰的難度,寫出具體的訓練計劃。完成計劃后寫一份總結報告進行反思,并把報告分享給其他人,收集反饋意見,對再下一步的挑戰訓練做出修正,循環重復以上過程。根據你想達到的最高目標,為自己設定一個達到目標的時間,在這期間尋找一切有用的資源付出努力,希望你能為之不斷攀登,直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本書的內容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一條精進之路,但正如原書中所說,這條路漫長而艱險,本無捷徑可走,只能帶著一顆獨立的心上下求索。愿讀者在這條路上能昂首闊步,不留遺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