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蟲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嗡嗡嗡”

耳畔傳來這聲音,從一開始的若有似無,慢慢的由遠及近,任你如何揮手驅趕,她始終在耳邊余音裊裊,猶似陰魂不散,揮之不去,令人抓狂。

對于我這樣一個淺睡眠的人來說,馬上就是一個激靈,第一反應就是——

“有蚊子!”

這已是半夜第二次被吵醒了。

對于一個深受蚊蟲毒害的人來說,這“嗡嗡”聲,足以讓我驚恐不安,因為我在明處,她們在暗處。這嗡嗡聲簡直比馬達的轟鳴聲、比春雷的隆隆聲,比世界上任何一種聲音都來的讓人煩躁不安。因為她會攪了你的清夢,給你留下個N個又癢又紅的包包當做紀念品,然后你就輾轉反側一夜無眠,不僅要抓撓止癢,而且要時時刻刻提防她們吹響號角卷土重來 。

人們會打趣的形容這十一月的蚊子業已成精,因為她躲過了追殺,擋的了風寒,扛住了霜打,抵的了霧霾,忍得了降溫,能存活到十一月,可以說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大難不死,實屬不易,不成佛必成精。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夏天除了冰棍兒、西瓜、風扇、涼粉之外,蚊子就是夏天的代名詞了。

如果夏天沒有這些討厭的小東西,那農村的夏夜則是美麗的、祥和的,就如辛棄疾的詩里形容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此景此景,多么愜意,多么美好,可是那不和諧的“嗡嗡”聲也如期而至,伴隨著烏壓壓的蚊子大軍,的確是“殷如雷鼓聚如云”,徹底攪了這良辰美景,破壞了這夏夜的靜謐。于是,人們紛紛退避三舍,關好門窗,放下幔帳,點起蚊香,似乎只有如此,才能求得片刻之安寧。

一入淺夏,人們都會開始籌備武器,各種驅蚊武器裝備齊全,傳統蚊香、電蚊香、電蚊拍、殺蚊劑、驅蚊草、驅蚊手環,恨不得把自己武裝到牙齒。也有應對被叮咬后的善后設備,花露水、青草膏、風油精,品種多樣,應有盡有。原本以為有了這些武器,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一個安靜詳和的美覺了。然而,一切都是徒然,那該死的“嗡嗡”聲還是會夜深人靜時在你耳邊繚繞,無處不在,如影隨形,直至你忍無可忍,起身開燈,然后任你如何揮手拍打,她就淡定的待在那里,不離不棄,就這樣反反復復折騰一晚上,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妥協認慫。于是早上你就變成了熊貓,手臂、臉頰掛滿紅包,而那個罪魁禍首呢?她就在天花板上得意洋洋的俯視你,大腹便便、酒足飯飽的悠然自得樣,讓你恨得牙癢癢,而你卻束手無策,無能為力。這時不禁要哀嘆:我和你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緣分,才能修得今生的共枕而眠?

與蚊子的斗智斗勇會持續一整個夏天,這是一場不可松懈的嚴峻的夏日持久戰。然而,伴隨著全球氣候的回暖,十一月的天氣卻是乍寒還暖,仿佛春日回歸,給蚊子們提供了溫床,給了她們殺回馬槍的機會。蚊子不僅要伴隨你整個夏天,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會伴隨你整個四季。

其實,對于這生命力頑強的蚊子大軍,我們要面臨的,并不是要發明如何先進的殺蚊武器,也不是要創造一抹下去紅腫即消的后續產品。既然人類目前不能徹底消滅這一物種,那就去改變蚊子的基因,轉變她們的食物取向問題,說白了就是把吃葷改成吃素。這可是一項對人類有著重大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這個可不是我們這些普通吃瓜群眾所能擔當的起的,那就把這個艱巨任務交給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吧。

很多事情到最后都難免會落入俗套,我也不例外。我想說的是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和我一樣每年都要經歷一場苦不堪言的蚊蟲劫,那么從現在開始,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低碳減排,努力嘗試著將四季推回到最初的模樣,春要有她的鳥語花香、夏有她的赤日炎炎,秋有她的秋高氣爽,冬有它的寒意肅殺。如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涇渭分明,有規可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