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原則

2015年7月24日,記憶里重慶的余熱還沒有散盡,兩年后的7月20日,查斯特·貝寧頓選擇了永遠離開,這輩子能去聽一場linkiin的現場,此生足矣。朋友圈被CC刷屏,linkin吧各種帖子召集舉行紀念活動,而我只是戴上耳機,靜靜地聽linkin的歌.

《what we don't know》中的一句歌詞一直在我的腦海里縈繞,這句話甚至可以成為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用于反思自己的行動。

ALL WE ARE ,IS WHAT WE’VE DONE

仔細推敲,我感覺頭皮發麻,覺得后怕,覺得恐懼,覺得無所適從,抑或,會開始否定自己。是的,這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的話,可是,它同時也是一條重要的原則。

我們所做的一切,終將會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

多么質樸的道理,那么,問問自己,

你在做什么?

同樣的,這也是一個沉甸甸的問題,時刻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所做的對自己有多少意義,事實上少有人這樣問自己,甚至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用一種李笑來式的經典說法,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的事實,然而,這是很可怕的。
若是把眼睛向后看,看看自己度過的這二十多年的時光。頗為感慨,真的是自己在做什么,就成了怎樣的一個人,讀了十多年的書,卻并沒有好到哪去。甚至可以說,連讀書也未曾真正地上過道。

這條原則或許不僅僅可以用來審視自己的行動,或許它也可以成為一種考量,我們應該時刻謹慎,自己的行動對塑造自己的將來會產生多少影響。換句話說:

思考自己的行動的意義和對未來的影響

經過自己思考和體會的原則才是長在自己身上的,而且唯有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打磨,原則才能最終成為有力的武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一個涉及到價值觀的觀點,也是我自己經常使用的一條選擇原則。 比較哪個更好,哪個最好。有條件...
    夢想貓閱讀 748評論 0 9
  • 跑步,無論你是為了健康、快樂,還是為了追求好的成績以在比賽中獲獎,在平時的跑步過程中,都要講科學而不是一味蠻干。那...
    鐵馬老言閱讀 4,865評論 6 72
  • 如果我們能夠預測未來,并且預測總是正確的,該多美妙?為此,我們只要做一件事,就是離開那些你可能會搞錯的事情。 我們...
    馬烈視界閱讀 534評論 0 0
  • 許多人在面對選擇時常會自嘲地說:“我有選擇困難癥”。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也曾經被這個問題困惑許久,直到后來有一天,...
    夢想貓閱讀 1,341評論 9 8
  • 工作生活中,難免遇到很多煩心事,如果任憑鱷魚腦的控制,可能早已完全失控,將自己弄得遍體鱗傷。如果在公司或單位任職,...
    路立國閱讀 16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