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冥想到底在想什么。其實任何一個長期堅持練習冥想的人都會深有體會,冥想不在于想了什么,而是為了訓練自己成為思維的主人,能在千頭萬緒中提取中重要的,放下跟那些生命本身意義不相干的紛擾,換言之,就是探尋和刪減那些不必想的。
如果你想通過冥想體會出來成功的捷徑,那么恐怕你免不了要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想在膨脹的信息和欲望中,為自己的心靈開拓一片凈土,讓內(nèi)心放空,讓自我歸零。不論世界如何的變化,都能有一個溫柔的港灣讓自己回歸純真和簡單的快樂,保存生命最初的質樸,那么冥想就是你的答案。
我開始堅持冥想已經(jīng)有大半年了,沒有一日落下。有時候感覺很好,做完冥想以后腦子像是把多余的文件夾清空了一樣,做了一次重新啟動。而有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仍然緊繃著無法松懈,不能進入靜止的長呼吸狀態(tài),好像一點小動靜都能破壞掉脆弱的平衡感。這時無論我的老師如何循循善誘,我的腦袋總是被各種思緒東拉西扯停不下來。但是沒關系,我堅持著把每天數(shù)次5-20分鐘的小練習做完,因為冥想不是要達到一個既定的目的,而是讓你能夠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時間和好壞能量在你身上流淌,這當下的一瞬間,就是一種永恒。而你可以像一個虔誠的旁觀者去注視著一切自然生命活動。貼近自然的感受,吸氣和呼氣,就是在向生命和真理朝圣。
其實大部分人人常常感受到的那種枯燥不安不過是一種平常的“人類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物種在地球表面進化和演變的漫長億萬年過程中,我們慢慢的發(fā)展成今天的樣子。我們的DNA帶著歷史的烙印,身心本能地對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一切作出反應,卻無法感受我們渺小的生命何以與這浩瀚的宇宙和歷史緊密連接在一起,被難以言說的孤獨和悲切包圍著。面對生命的無常,面對喜怒哀樂這些平凡的感情,或者是在更復雜的社會條件下產(chǎn)生出的復雜關系和情緒,我們只有通過一次次的禪坐冥想才能清楚的看到,一切的情緒和情感都不過是周而復始的人類歷史。我們今天所經(jīng)歷的一切快樂、憂傷、喜悅、憤怒、煩惱和已故的那些生命并無區(qū)別,而他們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早已埋入歷史的煙塵之中,變成毫無的意義客觀存在。
生命是我們唯一的擁有。立刻活在當下,這便是冥想的意義。
***
延展閱讀:
《禪者的初心》作者:鈴木俊隆
推薦軟件:
Headspace (僅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