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1《活著》
突然想起屌絲揚曾說,讀書是提升逼格最廉價的途徑。想來,因為各種事情,已經很久沒有靜心看書了。偶然整理小圖書館,才覺得,這習慣不能落下。飯可以不吃,逼格不能丟,先堅持周讀一書以觀后效。
忙里偷閑,《活著》算是細細看完。余華的作品大多悲情而現實。《活著》是其代表作,也照應人性韌性的光輝。
印象最深的當是書名。有人問,為什么書名是活著,而不是幸存。那樣悲慘的人生,叫做幸存才更準確,不是么?當然不是!幸存,是在你看來。在福貴看來,他就是活著。就算命運如此悲慘,那也是自己的人生。在他看來,他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于我們每個人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再說悲慘。也許,福貴的一生并不算悲慘。就歷史而言,那個時代比他悲情的命運不勝枚舉。最多,他是萬千人中的一個平均數。聽聞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故事,他們都經歷了異常艱難的生活,直到了現在。所以從不見他們有過浪費,奢侈。如果說浪費的話,奶奶總會把姑姑買去的點心水果放到壞了才肯吃,又不舍的扔掉。經歷,真的讓一個人怕了很多。
同樣的,只有苦,才會讓人珍惜甜。記得我的班長曾告訴我一句話。人,為什么會想家。是因為在外面受了委屈和痛苦。就像這群初入軍營的娃娃,從未如此想拿起手機給家里打電話,是因為,從未經歷這樣的嚴苛與磨礪。這大概是明白家的意義最好的方法。
寫作手法上,第一人稱插敘交換,進退自如。敘事能力很強。人物對話不多,但言語間卻可以動人心弦。對動作和表情的刻畫也是入骨三分,許多情動之處都有種心流激蕩的感覺。
兩點啟發,一是爺爺那一輩的故事。爺爺走了,他的一生應該經歷了許多事,或許平凡,但一定極其不易。找個機會問問姑姑他們關于爺爺的故事,為他的人生,留下些印記。二是靜姐說的人之七情六欲。是人就逃不過這些,文字上可控的人生,一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