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如果現在的你,可以帶著你現在的知識,能力,閱歷......穿越回到15年前,你會做些什么或者對那時候的你說些什么?有人和我想到了一塊,那就是什么也不做,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都不曾知道我有過抑郁,兩年,沒錯,整整兩年,高一高二(很奇怪居然不是在高三),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可能是自己給自己施加學業的壓力,也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壓力。過不去的坎,在心里醞釀久了,也就成了抑郁。想過自殺......很多負能量的想法在現在想來真是有些可笑幼稚了些,死了多容易啊,活著才不容易,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那段時間,自己總是郁郁寡歡,世界似乎只剩下黑白灰,但我依舊偽裝著微笑,只是不想讓大家知道我的真實感受。或許只有這樣,才能獨享安寧,那時候覺得與其被假惺惺的問候,不如自己舔舐破裂的傷口,就算在角落里哭,也要努力在人前笑(抱抱那時的自己)。
“在人類的屬性中,永不缺席的脆弱,最為珍貴”這句話在昨日的心理群出現,引發了我深深地思考,這不正是自己當初不予言說的秘密嗎?而后一位小伙伴說:“保持那個敏銳卻又脆弱的自己,不要活成堅硬的甲殼蟲。”這句話讓我為之動容。確實,那兩年,我活成了堅硬的甲殼蟲,我像長滿了刺的萬叢山(一種像沙漠仙人掌的縮小版的植物),與人保持距離,以禮相待,卻不讓任何人走進我的內心(其實當有人真正走進我,我卻又可以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
后來我怎么痊愈的,鬼知道我經歷了什么,每天寫一大堆的心情,每天做無數的練習,每天跑步直到大汗淋漓,每天找我阿姨談心,每天給自己一個憧憬,每天即使再難過,也要在日記的最后一句寫上“加油”二字。或許是自己感動了自己,我居然慢慢發現,我不再糾結一份成績報告,一件小事,一句話,一個人甚至是自己(連自我都不糾結了,或許是真正想開了吧)。
“抑郁是逼迫你自己停下來,看看自己是誰,將走向何方”。看到這句話,我沉默了,我想我在那兩年的沉靜,讓我知道了,我是個怎樣的人,我該為自己做些什么,怎么在人群中不被沖走,保持內心的自我,怎樣接收不完美卻是真實的自己。這些都是在那兩年的經歷中學會的,后來就形成了定目標的習慣,每天一個小目標,按時完成便開心的手舞足蹈,我想,這就是我的小幸福吧。這種幸福就是主觀的感性,不是客觀的理性,你的心覺得滿足便是幸福,這是每個人最直接的感受。
其實那時的我也應該是最好的我,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旅程,或快或慢,或堅定或迷茫,這些都不重要,堅持走下去,你便會遇見陽光雨露,一路花開。
其實你也應該在感謝別人的同時,感謝自己,認知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在于那個認知的本身,你看待世界的眼光變了,那世界也就變了,不開心,多照照鏡子,面對鏡子微笑,鏡中的你也對著自己微笑,既不要對外攻擊不相關的人,也不要轉而攻擊自己。微笑,然后接納自己,你會發現,你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像你自己。
你本擁有柔軟的內心,也應該是美好的樣子,最美好的是擁抱,那么你擁抱了別人,也試著擁抱下你自己。
抬頭望望星空,我想,那時候的我也應該是最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