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鬧天宮容易,西天取經難

大鬧天宮容易,西天取經難。

從事破壞性活動,跟從事建設性活動,所需要的投入,人力物力上差好遠。

一棟大樓,不考慮后果,一個人搞點炸藥就能把它玩塌了。但是一個人不可能用炸藥炸出一棟樓來,多少噸都不行。

要蓋一棟樓出來,就得找一群人來協作,有設計的,有施工的,有提供原材料的,這就涵蓋了好多個行業好多種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的各種人。

還有這個過程中各個審批的流程…

作為一個主持蓋樓的人,首先你要懂得跟這里面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你要明白他們不同的喜好和追求,你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調度和安排,不然你這樓蓋個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蓋完。

然后,假如在這個過程里你有超出常規的要求,比如工程進度要加快,包工頭要帶著手下加班加點;比如你資金不足,要欠著材料的帳;比如按流程走,你這地十年也未必批得下來,所以審批這邊要加快…

那你是不是需要有相應的利益交換?比如給工人加工資?比如給欠帳的公司再單獨送個工程?比如給審批的部門送個辛苦費,加班審批也不容易。

請注意,一旦你打交道的群體復雜化,用所謂的“職業道德”是沒法讓他們協同一致地按你的想法來工作的,假如我就是個工地上的小工,憑啥加班加點不給我加錢?假如按照審批的流程,你就是要環保土地面積測算等等啥的都過了才能給批,而國家公務員又不是機器人周末也要休息,每天要審的人那么多負責審批的人那么少我干嘛要加班加點先忙你的?總要給個理由吧?

花了本該屬于別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關系,你是不是需要給點什么?畢竟這個世界不是由雷鋒組成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是為了你這一件事活著的。

那接下來就是涉及到利益交換,請問你有什么可以拿來交換的?

很多時候,你要做事,是必然要積累做事所要的資源的。這就跟蓋樓需要磚和水泥一樣平常,你去跟這些資源提供者們談道德談奉獻談義務,是蓋不起來樓的,你連個豬圈都蓋不起來。

而一旦你開啟了這個“做事”的流程,你會發現,不濕鞋是不可能的。你要做的,本來就是在水里趟過來趟過去,把這塊石頭放那邊,把那堆沙子移這邊——做事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利益(水)再分配的過程,你做的事情越大,涉及到的人群越繁雜,水就越深,你在里面泡著的過程就越長。這時候你要考慮的早就不是濕鞋不濕鞋的問題,而是自己的泳技是否嫻熟,能不能保證在做完事情的前提下自己還不會淹死…

拋開在這個過程中拿了多少東西不談,單就個人來說,每一個下決心做事而又真正邁出去那一步的人,都是真正的勇者(或者叫冒險家、投機客、貪得無厭的小人,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因為做事過程所耗費的精力時間,足以讓人心力交瘁,遠遠不是當一個“清官”所能比的。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這些小人冒險家投機客,我們還會不會有現在的生活?還真是不能想象。

只有兩種人是可以不用濕鞋的,一種是所做的事情流程少,涉及到的人群面小,比如直接發放東西給某些群體,幾個環節就搞定了;還有一種是根本什么都不做,專門站在岸上往水里丟炮仗的。

你去看看海瑞的官職,看看他當年都具體做了些什么,你就知道他為什么是“萬年青草”了,因為他做的就是那個丟炮仗的工作,他貌似也沒打算跳下去疏浚一下河道讓水流到更多的地方滋潤更多的青草。

當孫悟空還是齊天大圣的時候,抄著鐵棒一路掄就能天下聞名,然而那時候的他,除了傳出去個名聲,還給那個世界帶來過啥東西嗎?只是破壞而已。而一旦他準備給這個世界留下點東西,哪怕是一套經書,也是折騰了個死去活來。

我常常想,假如沒有唐王送的那個紫金缽盂,歷經八十一難后的唐僧該怎么去湊那筆錢,來買那套經書呢?

這還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啊。

(轉載文章)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