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目錄類
1、查看文件類型
file 文件名
2、列出文件/目錄的命令
ls -a: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Linux中以.開頭的文件是隱藏文件)
ls -l:顯示詳細信息,可以簡寫為ll
ls -R:遞歸顯示子目錄結構
ls -ld:顯示目錄和鏈接信息
pwd:顯示當前目錄
3、操作文件命令
cp -r[遞歸復制] 源文件 目標文件 (拷貝文件和目錄)
touch 文件名 (創(chuàng)建文件,如果存在則修改創(chuàng)建時間為現(xiàn)在系統(tǒng)的時間)
mkdir 文件夾名稱(創(chuàng)建目錄)
mv 文件 目標文件(移動或者重命名文件/目錄)
rm -r[遞歸刪] -f[強制刪] 文件名(刪除文件或命令)
ln -s[軟鏈接] 源文件/目錄 目標文件/目錄 (建立鏈接)
vim 文件名 (編輯文件)
4、打包、壓縮命令
zip 要壓縮的文件(壓縮為zi格式)
unzip 要解壓的文件 (解壓zip格式的文件)
gzip 要壓縮的文件(壓縮成gz類型)
gunzip 要解壓的文件(解壓gz格式的文件)
tar 打包命令
-c:創(chuàng)建一個新tar文件
-v:顯示運行過程的信息
-f:指定文件名
-z:調用gzip壓縮命令進行壓縮
-t:查看壓縮文件的內容
-x:解開tar文件
常用:
tar -zcvf 文件名... (將所有文件打包使用gzip壓縮)
tar -zxvf 文件名... (將所有文件解壓)
5、輸出文件、查看文件類
echo命令
echo "hello" 輸出內容
echo "hello" > a 將"hello"覆蓋a文件
echo "hello" >> a 將"hello"追加到a文件里
cat[參數(shù)]<文件名> (顯示文件內容,也可以將數(shù)個文件合并成一個文件)
cat a (顯示a文件內容)
cat a | more (逐頁顯示a文件中的內容)
cat a >> b (將a的內容附加到b文件之后)
cat a b > c (將a和b文件合并覆蓋c文件)
head -n[行數(shù)] 文件名 (顯示文件的頭幾行(默認10行))
tail -n[行數(shù)] -f[持續(xù)顯示文件更新] 顯示文件的末尾幾行(默認10行))
more:用于翻頁顯示文件內容(只能向下翻頁),按q退出
less:翻頁顯示文件內容(帶上下翻頁)按下上鍵分頁,按q退出
find [<路徑>] [匹配條件] 查找文件、文件夾
find . -name redis 查找當前目錄下名稱為redis的文件
find / -name *.conf 查找根目錄下后綴為.conf的文件
find / -perm 777 查找所有權限是777的文件
find / -type d 查找根目錄下所有為目錄類型的文件
locate 命令 :讓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尋某個路徑(默認每天自動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 命令查不到最新變動過的文件。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
updatedb
locate /etc/sh 搜索etc目錄下所有以sh開頭的文件
locate pwd 查找和pwd相關的所有文件
grep <要找的字串> <要尋找字符串的源文件>
常用于字符過濾
二、系統(tǒng)操作類
1、開關機
shutdown -h[關機] -r[重啟] 設置延遲時間或關機時間
立即關機: shutdown -h now
10分鐘后關機:shutdown -h +10
23:30分關機:shutdown -h 23:30
立即關閉計算機:poweroff
立即重啟: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啟計算機:reboot
2、顯示時間類
date(查看或設置當前系統(tǒng)的時間:格式化顯示時間:+%Y--%m--%d)
date -s(設置當前系統(tǒng)的時間)
cal [月] [年](查看日歷)顯示當月的日歷
cal 4 2004 :顯示2004年4月的日歷
uptime (查看系統(tǒng)運行時間)
3、網(wǎng)絡、進程類
ifconfig (查看網(wǎng)卡信息)
ps -ef (查看正在運行的進程)
kill -9[強制殺] pid (殺進程)
ping ip 查看與某臺機器的連接情況
netstat 查看當前網(wǎng)絡狀態(tài)
參數(shù):
-a (all) 顯示所有選項,默認不顯示LISTEN相關。
-t (tcp) 僅顯示tcp相關選項。
-u (udp) 僅顯示udp相關選項。
-n 拒絕顯示別名,能顯示數(shù)字的全部轉化成數(shù)字。
-l 僅列出有在 Listen (監(jiān)聽) 的服務狀態(tài)。
-p 顯示建立相關鏈接的程序名
-r 顯示路由信息,路由表
-e 顯示擴展信息,例如uid等
-s 按各個協(xié)議進行統(tǒng)計
-c 每隔一個固定時間,執(zhí)行該netstat命令。
LISTEN和LISTENING的狀態(tài)只有用-a或者-l才能看到。
資源監(jiān)測命令
top -d[間隔number秒刷新一次] 秒數(shù) (監(jiān)控linux的系統(tǒng)狀況)
4、系統(tǒng)服務
sudo 切換root用戶
su 用于用戶之間的切換。但是切換前的用戶依然保持登錄狀態(tài)。如果是root 向普通或虛擬用戶切換不需要密碼,反之普通用戶切換到其它任何用戶都需要密碼驗證
su test:切換到test用戶,但是路徑還是/root目錄
su - test : 切換到test用戶,路徑變成了/home/test
su : 切換到root用戶,但是路徑還是原來的路徑
su - : 切換到root用戶,并且路徑是/root
chmod 設置文件權限
讀,寫,執(zhí)行對應字母為 r、w、x, r=4,w=2,x=1 。
權限的粒度有 擁有者 、群組 、其它組 (User、Group、及Other的權限)三種。
chmod 777 file 設置所有人可以讀寫及執(zhí)行 (等價于 chmod u=rwx,g=rwx,o=rwx file 或 chmod a=rwx file)
chown 設置擁有者
user : 新的文件擁有者的使用者
group : 新的文件擁有者的使用者群體(group)
chown tom:users file a b(設置文件a、b的擁有者設為 users 群體的 tom)
chown -R[遞歸執(zhí)行] James:users * (設置當前目錄下與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的擁有者為 users 群體的 James)
service服務管理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iptables服務的狀態(tài)
service iptables start --開啟iptables服務
service iptables stop --停止iptables服務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重啟iptables服務
5、防火墻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墻狀態(tài)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開啟防火墻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關閉防火墻
firewall-cmd --query-port=端口號/tcp 查詢端口是否開放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端口號/tcp --permanent 開放端口
firewall-cmd --reload 重啟防火墻
6、其他類
ctrl+r:歷史記錄中所搜命令(輸入命令中的任意一個字符);
ctrl+c :終止當前的命令
ctrl + l:清屏
who 或 w:查看當前系統(tǒng)中有哪些用戶登錄
dmesg:顯示系統(tǒng)診斷信息、操作系統(tǒng)版本號、物理內存的大小以及其它信息
df :用于查看文件系統(tǒng)的各個分區(qū)的占用情況
du [參數(shù)] <目錄名>: 查看某個目錄中各級子目錄所使用的硬盤空間數(shù)
free命令:用于查看系統(tǒng)內存,虛擬內存(交換空間)的大小占用情況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67618624097223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