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算是我頻繁接觸中醫和學習中醫的一年,不經意我已關注了幾十個中醫大號和一些自學中醫的公眾號,還把知乎和微博上關于中醫的言論和知識也都翻了翻。
在翻看這些碎片化的中醫內容時,我接觸了一些名醫和大醫,于是乎我把某寶里關于中醫的所有教學視頻都買了。
然后重點選擇買了郭生白郭老和倪海廈倪師的書籍以及他們的課程文字稿。
到處零零散散的學習,我發現中醫的知識量真不小,就幾百味中藥和幾百個血位要全部記下來就需要下很大功夫,還不說還要對兩百多個經方,還有成千上萬的時方、偏方、單方、復方的理解記憶和組合變通。
學習中醫必須要深度學習中醫本源和經典,《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這些書中的內容,大多晦澀難懂。
而最核心的是,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僅有知識和理論還只是第一步,最后一切都要以臨床效果來論醫術高低,也就是針對各種常見病還有疑難雜病是否能快速的做到:
“藥到病除,或者手到病除,針到病除,甚至話到病除。”
所以中醫真的博大精深,中醫的辨證論治也是很考驗人的,其望診、聞診、問診、脈診、舌診,每一診都有著很深的學問,都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做積累。
中醫懂點皮毛很容易,學會幾味藥,學會幾個穴位可能也能看幾個病,包括會用艾灸、推拿、刮痧都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要精通就需要下大功夫去學習理論知識,還要長期臨床看病和治病并不斷總結才行。
常言道醫易同源,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學習中醫離不開學習陰陽五行。所以也有人說,悟性和德行還有根器不夠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不深的,也很難成為很有水平的中醫。
我想所謂的“上醫醫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
那么面對如此深奧難學的本事和技能,我為啥還要下定決心,幾乎是0基礎的去自學,并且一定要學好它呢?
說實話,真正要掌握中醫看病和治病的技能,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自學這條路很容易半途而廢,而且就算自學出來,如果不繼續考行醫資格,也會沒有多大社會價值,因為沒證就不能去給人看病和治病,否則我就是非法行醫。
更核心的沖突是,我一直以來的志向可沒想過要成為中醫,我志向要成為的人還需要努力,而且自己也快不惑之年了,還又增加一個人生志向,我都感覺我有些太難為自己,并懷疑是不是我的欲望和幻想太多。
我也想過現在到處都是藥店和診所,還有醫院,雖然我不太喜歡西醫,但我通過網絡也接觸和結識到了一些好中醫,老中醫,我有必要去自己學習嗎?有一些實在犯難的病找他們不就可以了嗎?
諸如以上的令人困惑的問題曾在我的腦海里不斷浮現……
因此我在內心里糾結了很多次,但是最近我反復思量之后,我總結了我一定要學好中醫的八大原因,這八大原因也是我一定要學好中醫的八大驅動力,今天我就寫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下,希望能給到有類似困惑的人一些啟發。
一、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有病時能輕松自醫。
這個原因很現實,非?,F實,現實到我們一年就會遇到多次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當自己或家人生病了,如何最安全、最有效、最簡便、最快速、還最省錢的去把各種疾病還有亞健康解決了。
常言道:“為人父母,不知醫是為不慈,為人子女,不知醫是為不孝?!?/p>
對于這句話只有當家人生病時,我們不僅花了不少錢、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看了各種醫生,還看不好病,甚至越看越嚴重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啥叫“為人父母,不知醫是為不慈,為人子女,不知醫是為不孝。”
特別是在當今西醫當道的社會大環境之下,還夾雜著各類沒有良心的各類醫生,甚至是騙子郎中,大家對醫生絕望的現象頻頻發生。
比如我最近的一次就醫經歷就讓我很難受。
我女兒病毒和細菌感冒(是西醫驗血的診斷結果),她最開始就是持續不間斷的低燒,微微出汗,也不畏寒、也不咳、也不痛,大小便也正常,由于我經驗不足,沒判斷出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亦或是積食引起的發熱,或者是病毒感冒。
孩子媽就給孩子吃了蓮花清瘟膠囊,還有999感冒靈顆粒,吃了后,燒退了,但還是不斷反復,并開始高燒和咳嗽,于是孩子媽就到藥店去咨詢,藥店就開了小兒肺熱止咳顆粒,還有小兒柴桂退熱顆粒。
因為普通感冒和風熱感冒還有抗病毒感冒藥都吃了,止咳藥也吃了,效果依然不明顯,發熱還反復,我就又給孩子吃了消食的保和丸,連續吃藥三天都沒有好轉,第四天早上起來又高燒,孩子她媽媽著急,一定要去醫院了,我就跟著去了大坪陸軍醫院,去了后就是抽血化驗,報告出來后醫生說是病毒細菌感冒。
醫生給開了一些西藥,藥里還包含有頭孢,建議我們回去吃三天,我當時挺排斥的,但想想既然是病毒感冒,那就吃點吧,我們回家后給孩子按時服藥,可孩子每天晚上咳嗽非常厲害,感覺整個晚上都在磕。
吃了三天藥發燒被控制了,但咳嗽卻更嚴重了,于是我們又去醫院復診,復診時醫生讓拍片,拍片后醫生卻告知是肺炎,而且很嚴重了,我當時挺崩潰的,我還在思索是醫院在玩套路,還是醫生水平不行,再或者是我們自己前期用錯了藥,把孩子給折騰成了嚴重肺炎,總之那時對于“為人父母,不知醫是為不慈”這句話真是深有感觸。
醫生說要霧化輸液7天,我覺得費用高不說,還又折騰時間,孩子還要天天扎針受苦,內心非常拒絕輸液治療,準備帶著孩子去看中醫,但是孩子媽非要趕緊治療,我挺氣憤的,跟她爭論了挺久,我知道這些抗生素就算解決了問題,也會留下后遺癥。
我最害怕的是輸液治不好肺炎,繼續把女兒給治嚴重了(這樣的案例我也見了一些),但最后我沒搞定焦慮的孩子媽,只有忍痛讓孩子接受了西醫療法。
每天去輸液都先問診,每次醫生都不同,我感覺醫生說法也不一,輸液5天,霧化7天后,孩子沒在發燒、咳嗽明顯減輕了,只是偶爾咳嗽,但肺里的痰還沒有清理干凈,最后又讓孩子繼續吃了兩天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和小兒解表口服液后才完全恢復了。
這次孩子感冒發燒治療經歷,用時10多天,花費1000多,占用了我們大人不少時間和精力,好在最后病情被解決,沒有再繼續惡化,但我內心卻非常不爽。
我想如果我要是學精了中醫,一開始低燒的時候,用好中醫經方湯藥可能1-3副中藥就解決了(當然還有其它方式),就算是肺炎,也可以做到幾副中藥就解決,又便宜又安全又高效,還不會被來回折騰10多天。
而對于西醫和西藥的種種弊病和問題,我就不再贅述了,我在“80%的人都可以跟醫院、藥店、診所、理療店永遠說再見!”的文章中專門解說過,所以這次經歷讓我加強了一定要自學好中醫的動力。
在這里我再分享一個短視頻,就是曲黎敏教授在一次傳統醫學和現代養生的講座中分享的:“越有錢的人死得越快”,大家可以看下或搜下這個短視頻。
二、為了培養一種高度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中醫的熱愛和強烈的學習興趣已經有多年了,但過去一直沒有深度系統學習過,都是碎片化的,比較深入的學習,就是幾年前在喜馬拉雅聽了半年徐文兵老師講的《黃帝內經》。
可能也正是因為那段學習經歷,它激發了我對中醫的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愛好,讓我對于中醫復雜的學習體系,不是那么的畏難。
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人都愿意在自己感興趣和熱愛的領域投入時間和精力,因為做自己有興趣和愛好的事是一種享受,而不是需要痛苦的去堅持的那種煎熬,所以基于熱愛,我要把中醫變成高度的興趣愛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進它。
至于這個興趣愛好的商業價值,就淡化它吧,如果以后我除了能幫家人,還能順帶幫朋友、同學、客戶等免費看看病,我就覺得挺好,它非常符合我“修身、齊家、助人、益天下”的人生理念,讓自己又多了一個助人的本事和能力。
三、為了挑戰和提升自學能力。
終身學習對我來說不是口號,有的人說:“人到中年要多做減法?!笔堑?,在我看來加減乘除都要做,但不能拿年齡做借口,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對于學習這事,我始終是提倡活到老學到老。
特別是對自學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我覺得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能力,一個人可以啥本事和能力都沒有,但必須擁有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就叫自學能力,一種可以衍生萬種能力的能力。
如果自學能力滿分是100分的話,我對于自己的自學能力只能打個60分,也就是勉強及格那種,所以我的自學能力還有待提升和加強,通過自學中醫,我也想挑戰和提升下自己的自學力。
我非常堅信的是,當一個人擁有了強大的自學能力,這個人自然就會內生出強大的自信和魄力。
四、為了增加一門可貴的技能和本事。
常言道:“技多不壓身”,這個時代變化快,所以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復合型人才自然就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如果一個人雖然不是執業和職業醫生,但他卻會看病和治病,并且水平很高,我就覺得那是一件很酷的事。
縱觀365行,我發現中醫好像是為數不多的能代代相傳至今的行當,而且傳的代數越多感覺越有水平,什么什么中醫世家我聽過不少,但其他的行業和技能被稱為是世家,祖傳多少多少代的不多,就算有,我感覺也沒有中醫那么受人敬仰。
我也曾分享過,從易經角度分析,未來20年中國的國運是走離火九運,中醫也很符合未來20年的大趨勢,所以在未來,看病水平高,又有良心和德行的好中醫,市場需求會很大,名聲也會很大,所以如果有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年輕人,可以重點考慮。
在此,對于技能學習或人生發展方向的選擇,也可以說是關于我們事業和行業的選擇,我想分享一個小技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這個技巧就是萬能金字塔選擇決策法。
這個金字塔的四個維度是,有興趣(愛好),有意義(助人)、有趨勢、擅長,當我們面對選擇時,這個選擇如果可以同時滿足三個或四個維度時,我們的選擇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所以針對我本人而言,學好中醫既是我的興趣愛好,又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還是符合趨勢的事,那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學好它呢,所以我必須學好它,讓它在未來也成為我的一技之長。
五、為了一種情懷:“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我自我感覺我骨子里有一種文人和讀書人的氣息,這種氣息讓我有一種情懷,這種情懷是一種家國情懷,是一種心懷天下的情懷,雖然個人能力有限,還沒有什么成績和成就,但內心的呼聲和抱負卻不小。
我不喜歡政治,從沒想過要成為良相,只想著通過商業和教育去施展抱負,而成為良醫,以前也從沒想過,但卻隱隱約約的感覺它在召喚我一般,所以不管此生能否成為大醫和上醫,先努力把看病治病的功夫和本事修上身。
六、為了踐行和發展平衡人生工程理論。
“平衡人生工程”和“平衡人生工程師”這兩個詞是我發明的,平衡人生工程理論也是我提出的,我還特意注冊了商標保護知識產權。
平衡人生工程理論倡導人們按照我設計的“平衡人生九宮圖”的先后順序,依次去追尋智慧、健康、快樂、美麗、社交、尊重、富有、榮耀八大人生追求,并保持動態平衡,從而最終實現成功人生、圓滿人生、完美人生、平衡人生的終極人生狀態。
所以我此生的使命就是幫助人們更智慧、更健康、更快樂、更美更帥、人際關系更好,更富有,更幸福,讓更多人能夠早日擁有幸福美滿的平衡式人生,而中醫也是一門研究平衡的學問。
所以我想把中醫研究透以后,我可以更好的發展平衡人生工程理論,貫通中醫的平衡和人生的平衡。
七、為了修行,醫道同源,以醫悟道,以醫入道。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我看來入門級的修行是基于天、地、人的規律去不斷修正言行,說和做合“道”的事,再往上的修行就是至道修煉,是了卻生死,是修無極。
中醫是一門源自上古時期的生命科學,它不僅僅是一門治病養生的學問,它更是一門大道之學,學習中醫是有機會參悟大道的,關于“治和求”我也曾分享過:“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上士求謀道,中士求謀仕,下士求謀生。”
在我看來真正有追求和有境界的人都在謀求“道”,謀求明心見性,謀求開悟覺醒,所以學習中醫我希望有助于我的深度“修行”并修成正果,當然這也許只是我的奢望,但哪怕是奢望,只要有機會,我都愿意為之嘗試和努力。
八、為了影響和感召更多人學中醫并一起弘揚和傳承中醫。
我看了不少郭生白郭老的視頻和書籍,他對我影響很大,為了弘揚和傳承中醫,他八十多歲高齡依然保持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在他去世前幾天還在講臺上布道中醫,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為中醫而生,為中醫而死的一生。
為了全民健康和中醫復興,他出書立著,公益宣講,四處奔走,每每讀到他的遺愿:“人人皆知醫,蒼生無枉死,小病自家治,大病好商量。”我都熱血沸騰。
而讀到他的讓“天下無醫,生民無病”的宏愿時,我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我要為郭老的宏愿和遺愿去貢獻光和熱。
我想此生如果我要為弘揚和傳承中醫貢獻光和熱,那我必須自己先身體力行,自己先學好中醫,然后用好中醫,我才能影響更多人學中醫并加入到弘揚和傳承中醫的大部隊中來,一起弘揚和傳承中醫。
那以上八個原因就是我一定要學好中醫的八大驅動力,今天我以文章的形式記錄下來,主要是為了自勉和自我警示。當我學習中醫遇到困難時;當我沒有好好精進中醫知識和技能時;當我沒有為弘揚和傳承中醫貢獻光和熱時,我就看看文章,自我反省和激勵下自己。
當然我也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去影響和感召一些朋友早日開啟中醫學習之路,然后早日一起弘揚和傳承中醫。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中醫搖旗吶喊,愿更多人學中醫,得智慧,得健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