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了,一直沒有想到如何很好的做自我介紹,沒有好好回答過我是誰?前段時間組織了一次閱讀人生這本書的活動,來的是6個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朋友,茶室中圍圈席地而坐,有人侃侃而談,有人聊到傷心處欲言又止,而其它人都好奇的聽著故事,表情有時歡快,有時含淚感動,安靜感受著不一樣的人生,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自那以后內心多了包容,少了批判與爭對錯……
關于青昔這本書上寫的什么內容?她是誰?會有什么故事?我們從職業、興趣、生活三個方面來翻閱吧
職業——網絡媒體運營人
2008年,在杭州應聘了人生中第二家網絡媒體公司,一做就是8年,而且都是跟親子教育行業有關,我們每天坐在電腦前都做著差不多的事,一上班兩眼就盯著顯示屏找素材,整合信息整理成文章,引導互動轉發,維護客戶,增粉。雖然見識多,信息量大,但同樣成為了這個圈子里思維固化的一群人,腦中有很多的對與錯。
內心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外面還有更好玩,更有意義的事,于是糾結了一年后,很勇敢的給自己一腳,踢出了這固化的圈子,踢出了工作8年的上市網絡公司,踢走了穩定的收入;
2019年我從網絡媒體運營人,變身成教育行業公眾號運營培訓分享者,而這幫助人成長的事,點燃了對工作的熱情,內心收獲快樂和感恩!現在想想沒有前面的8年沉淀,也沒有我現在的分享歷程,所以沒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每一步都是為后來做準備
興趣——自然教育研究者
因大自然的喜歡,常去人少安靜的鄉下,景區發呆游,一次在鄉村度假,遇見做自然教育的老師和孩子們,孩子們純樸天真的笑容吸引著我,原來可以帶孩子們這樣玩,是我內心想要的感覺。
2015年機緣和機遇,讓我遇見了第一位自然導師--香港的清水老師(清水老師做自然教育25年多,在這個行業里全球屈指可數,培養一批卓越的自然導師),我有幸跟著清水老師學習自然教育,跟隨她從大陸到香港,從技法到心法,這幾年把我從內而外的改變了,我的心域更寬闊,最受益的是我的倆個孩子和我的家庭。
周末別的孩子在各種培訓班趕場子的時候,我的孩子們,背著書包,隨我到大自然里,看書,玩自然游戲,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我們游戲的素材,通過游戲學會講故事,把書本的知識變的有趣生動。我們感受大樹的心跳,小草努力的生長,大地母親的力量和包容,夏天樹蔭下的清涼,躺在地上接住飛舞樹葉的感動。
生活——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是兩孩子的媽媽,她們是我的老師,是我的鏡子,是我療愈的良藥,我的任何起心動念,在她們身上都能發生作用,他們能敏感的知道我的喜怒哀樂,也會因我的心念做出一些讓我反思的事。感覺我們就是同一顆心,我內心的平安,我的淡然,是他們情緒最好的撫慰劑,所以對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媽媽的自我教育和成長!
報這次寫作營,最大的理想是想通過寫作,把我研究家門口的自然教育方法以及課程呈現給中國的家庭,讓家長找回童年,讓孩子過著真正的童年。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幸運的人用童年滋養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