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催眠
文:楊慶瑞
1
最近,不小心接觸了催眠的書。
催眠,在我看來那么的遙遠,那么的不真實,以至于覺得只是在表演時和故事里才能看到,是存在于神秘的?催眠師水晶球里。
但是當接觸之后,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催眠師,也都是被催眠者,或者二者兼有。
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好神奇啊!?
2
我原來一直以為自己看書速度非常的慢,因為有些書想讀懂的話,就要慢下來理解句子寫了什么,所以會慢。也因此不斷地給自己說:“我讀書慢!”結果讀書真的很慢。這樣積累下來讀書慢就成了習慣,因為本來就慢嘛!
但是有一次聽霧滿攔江演講,講到他自己讀書的時候,說自己有閱讀障礙,每個字都認識,就是把這些字連起來組成的句子,就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了。
既然認識字,他干脆把書直接拿過來就讀,不停的看、看、看,結果看書的速度非常快,每一本書都被他迅速掃過。照他的話說一本幾百頁的書,一個小時就看完了。當他看了一兩萬本書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腦子里東西多起來,想表述某個觀點,只需要把它說出來就夠了,而且想法滔滔不絕、源源不斷。最后,這位爺竟然成了滿腹經綸的學者。
不用見他,只聽他的故事,都覺得這個人好神奇。怎么可能呢?字都認識,連起來句子卻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當眼睛在一本一本的書中掃過,竟然質變,飛躍了。
3
這好像不符合邏輯。不過,話又說回來,他沒有給自己一個暗示,說既然我讀不懂就不讀了,或者說我讀不懂每一個句子意思,我就一直讀,到整明白為止。如果這樣,我估計這位先生到現在沒人知道他是誰了。
所以,當我用自己的方法暗示自己讀書慢的時候,我不自覺地就按照自己的習慣在閱讀,就是慢速閱讀的方式。讀書不是很慢的嗎?當我在理解那個句子在講什么意思的時候,我過分相信了自己的意識,忽略了強大的潛意識,其實,潛意識才是強大的記憶庫。
?在理解一個句子的時候,我的精力已經被分配出去了;當我在理解下一個?句子時,?正常的速度一頁書都看完了;當我理解?幾頁書之后,正常的速度一本書都讀過去了。這樣當然讀書慢,還有什么講的?
4
原來看到培根在談讀書,有一種讀書法叫做略讀,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要略讀。略讀怎么能記得住,略讀那么多怎么能讀得懂?現在突然覺得,那個理解好搞笑,這是自己沒有領會。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還有諸葛亮“喜讀書,觀其大略”,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有幾百本、幾千本、幾萬本書?在腹中打底,雖然是略讀過去,也會在潛意識中留下印象。
所以中學時代,有一些同學從圖書館借到一尺高的一套武俠書,可以一兩天看完,再去借另一套,還回來給大家大講特講,是有道理的哦!
人經歷過的東西,或者各種感知覺采集到的信息,是會在人的潛意識中留下印記,但是它輕易不會被發覺出來。甚至有可能壓在內心深處,永世不得翻身。但是又很奇怪,它一直在起作用。沒有人能夠很輕易地駕馭它,可是它又存在著,決定著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思想。
5
說到潛意識,據說在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也用上了。那是在宣傳影片中,說對手的壞話,說自己的好話。當然這在宣傳影片中只有一閃而過的鏡頭,一般人是看不出的。直到被揭發出來,大家才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潛意識真的可以影響人。
運用催眠師提供的方法,我試著回憶過去的事情。
發現好多東西跌跌撞撞的從記憶深處冒出來,從眼前一直延伸到過去,延伸到很久以前。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出來了,我大吃一驚。因為怕蛇,我知道了是什么時候那條蛇嚇過我,想想那竟然是條可憐的蛇,被一群人用棍子打死,有個最大膽的孩子把它甩了出去,從我臉前掠過。從那時起,我怕蛇。在催眠的狀態下,看到那條蛇落在地上,我走過去,摸了摸死蛇的鱗甲,那個感覺已經變得很客觀,就像我早就摸過。那些事情我還能這么回味一遭,太神奇了!
從現在,走到過去,看到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以為花了很久。當我回過神來的時候,只是很短的那一小段時間。
?看過《盜夢空間》,?從一層夢境到另一層夢境,再到更深層夢境,時間不斷拉長了,難道這是真的么?如果這樣,我豈不是到了盜夢空間那樣的意境里走一遭?
6
好像在家鄉流傳了一個說法,那就是人死的時候,會沿著他的生命軌跡不停的往回走,一直走到出生時候,他會不停的把自己的腳印撿起來。這個好像在王鼎均的散文里也提到過。如果用學術的語言說,那就是他會回顧自己一生的點點滴滴,一切都會在腦海中浮現。當然這也倒沒有什么科學依據。
但是如果在那個時候,人的潛意識突然爆發,這也應該是有可能的。他有可能在腦中迅速,把點點滴滴撿起來,把腳印拾起來,整個的,半個的,自己的腳尖兒和腳跟,甚至翻跟頭時用手掌在地上印過的痕跡。可能短短的幾個小時,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不過沒有關系,如果是真的像《盜夢空間》里那樣,能夠把幾秒鐘放到深層的夢境里,人可能在那里度過了一生。
我是楊慶瑞,堅持夢想,相信會遇見非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