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段落--P68)
最有效的營銷策略是集中精力把力氣使在人們所期望的最終結果上,這種營銷策略往往把非同尋常的經歷或感情與人類的核心驅動力聯系起來,產品的真實功能十分重要,但是消費者最感興趣的趨勢其能帶來的最終結果。
也許把營銷的重點放在產品的特色上,及強調該產品能做什么很有效,但是更為有效的策略是把重點放在該產品的優勢上,即該產品到底能為消費者提供哪些便利。
最終結果是最重要的,把重點放在最終結果上,你將可以引導你的消費者有“這正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感覺。
I(用自己的語言重塑知識)
- 揭開迷霧見真容,有時候我們的需要并不是那么直接,由于某種原因,我想要的是B,可是去哦卻做A的事情。
- 認真分析別人真心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呈現這個結果。
- 消費心理學的問題,人們希望獲得高附加值的東西,可是,人都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可是,卻又不表現出來。如何做?
- 讓客戶覺得被重視,讓客戶覺得占了便宜,讓客戶覺得物超所值。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 英文寫作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一個topic sentence,這句話一般是統概全段落的。我們做事情也是一樣,一開始向別人呈現結論,然后再分析獲得此結論的過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迅速傳遞關鍵信息,缺點是對脾氣火爆的人或許這樣不是好辦法。
- 商家在促銷的時候卻不是直接給結果,卻是給一些方案。比如折扣,滿減,這樣是否讓顧客覺得很煩?為什么不直接呈現給顧客最后多少錢?
A2(以后我怎樣應用)
- 寫日記的時候一直提醒自己,給別人說問題的時候需要事實+觀點+建議+預測。這樣的好處就是將結果直接呈現出來。在結果呈現出來之后還有更多的與結果相關聯的東西也一并附后。這應該說在看方案的時候把可能存在的問題都說清楚了。好處是顯然的 ,就是不用返工,同時,一次性搞定。
- 管理其實不能太重視結果,結果很重要,但是做好過程監管,結果自然會好。如果太重視結果,公司管理會呈現非常冷血的一面,也就是業績說話,沒有了業績,不管你做了多少事情都是白搭。但是,如果有些行業出成績比較慢,那就沒有資本去傾向,這就是結果導向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