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當好茶藝師之我見

這是一個正在前往茶藝師之路的習茶者,對于怎樣當好一個茶藝師的思考:

一、掌握基礎、

二、提升技藝、

三、了解周邊、

四、加強練習



掌握基礎

這個非常好理解,做為茶藝師,肯定要掌握與茶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要清楚關于茶的理論基礎。知道什么是茶,明白茶的起源、分類、加工,了解不同茶的特點,性狀、功效等等。這些基本功的學習,大約需要十幾個課時,還要加上平時不斷的多接觸,多品嘗,多分辨,不然光對著文字和圖片是沒辦法分清楚的。


提升技藝

1、熟悉的沖泡流程

學茶自然免不了泡茶。泡茶不是抓把茶葉開水一沖這么簡單。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沖泡方法,不同的溫度要求,不同的時間程序。不說全部要掌握,基本的總是要知道并且熟悉的,才不會對著一堆的茶具抓瞎,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下手。

2、控制身體和表情

相信現代人都或多或少對茶藝師有點印象,一般的表演都要求茶藝師身姿挺拔柔軟,既要靈活,又要有力,既要能單手提壺,又要能舉重若輕。如果有一點點舞蹈或瑜伽基礎,這些都會很容易。

除了要控制身體,還要學會控制表情。防止不自覺地皺眉、歪頭,咬牙。如果有空,建議可以看看網上的表演視頻,真的可以發現有不少表情相當奇怪的。當然,我肯定不會告訴你,有時候看自己拍的練習視頻,總是有摔手機的沖動。

3、提升專注和細心

在樂聲中,一遍遍練習,提蓋、注水、滌器,置茶,浮躁的心慢慢變得平靜,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之間,忽然發現自己從未有過的輕盈。禪語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那么,泡茶時泡茶。專注于茶葉適宜的水溫,專注于沖泡的方法,專注于沖泡的時間,正是在習茶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對生活的專注和細心。


了解周邊

茶與許多其他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我以為這是我的體會,卻原來早就有人提出來了。

日本茶道專家久松真一先生就說過: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

1、懂點美學和中醫學

有時候真覺得,古人比現代人活得有生活情趣多了。他們對茶葉、環境、器具、用水、甚至共喝之人都有著不同的要求與分類。同樣是茶,琴棋書畫詩酒茶之茶完全不同于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茶。做為一個茶藝師,了解一些茶藝詩文典故,懂得美學,布置出一方惟美茶境,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

我們都知道,人的體質分寒熱,茶性也分寒熱,如果懂得一點中醫學,能夠針對每個人的體質提供不同的茶水,也不枉古人把茶尊為萬病之藥。

2、懂點心理學銷售學

好的茶藝師總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情緒,情商都非常高。如果以做茶藝師為生,推銷茶葉是免不了的,看到過一句話說銷售量高的茶藝師才是好茶藝師,雖然有點惟利論,但掌握點基本心理知識和銷售技巧還是必要的。

3、懂點哲學和禪學

前面的幾點都是對人,懂點哲學和禪學則是對已。茶能靜心,人生多磨礪,生活難免有各種磕磕碰碰擾亂我們的心智。而靜心品茗,修身養性,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與狀態去面對。


加強練習

為什么李玉剛扮演女人時比女人更嫵媚,更具女人味?稍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外練手、眼、身、法、步,還擅長古琴、書法、畫畫等,正是在常年累月的內外兼修中才有他媚而不俗、大氣端莊的表演風格。

茶藝師也是一樣,只有在不斷了解茶藝相關知識和不斷練習,反復對照的過程中,才會豐富自己的茶文化內涵,提高茶藝技巧,養成一種自然優雅的韻味,才能成為一個大氣優雅,既用茶滋潤顧客,也用錢滋養自己的茶藝師。


#2482-一日月-明明似我#橙子學院碼字島第十四篇作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