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不要做這幾件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看后悔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可以是品學兼優的學生;走出校門,可以是事業成功的人士。

因為一個孩子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一群孩子,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未來。所以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抓緊。疏忽不得。

但是,在教育孩子中,父母們最好不要做這幾件事情。免得會后悔一輩子。

1,不要進行沒有意義的比較

父母們應該明白,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造就出來的孩子,就會有所不同。所以,不能拿別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

如果這樣進行比較,會比掉孩子的信心。比掉孩子的自我肯定力。

孩子的自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自信能力。自信心不強的孩子,在長成后走入社會,是無法參與社會競爭的。因此,這一點非常重要。

可能有些媽媽會說: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么優秀呢?是因為“智商不夠?還是情商不足?”

研究報告顯示:在孩子中間,只有2%的學生的智商高于 130 。也就是說,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孩子,他們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而高智商的孩子是非常少的。

所以,多數成績不好的孩子,跟智商的高低沒有關系。

當然,情商不支持孩子的學習成績。

所以,放棄對高智商的膜拜。加強孩子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努力程度的培養,才是獲得好成績的關鍵。

2,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物質只能鼓勵孩子一時。時間長了,會起反作用

以物質作為獎勵孩子,只能使孩子激發一時的激情。因為孩子都會有喜新厭舊的心里。當孩子的好奇心過去后,一切又恢復到原先的狀態。

所以, 當孩子不需要物質激勵也能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時,父母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的給孩子如何獎勵。

要多采取這些方式:例如口頭表揚、鼓掌、、給孩子一個擁抱等。或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看電影,給孩子買喜歡的書籍與手工制作用品等。

  3,不是有了時間表就有了時間觀念。時間觀念是培養出來的

很多媽媽都會按照一些怎樣培養孩子的文章那樣,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時間表的確有助于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但媽媽更應該關注的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如何寓教于樂?培養孩子的好的習慣。怎么松弛有度?讓孩子的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而不是疲于應付媽媽交與的任務。

同時,也不是有了時間表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時間觀念是在生活的細節中養成的。父母們應該在生活的點滴中,讓孩子體會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讓孩子自覺的養成遵守時間的觀念。

比如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上學的問題,父母們對于懶床的孩子就可以這樣做。你在叫孩子起床時,告訴孩子現在離上學還有多少時間。如果你不起床,肯定要來不及吃飯,然后會遲到。說完,那就離開。如果孩子還不起床,你就讓孩子體驗一下上學遲到的滋味。如果孩子真的懂得媽媽的用心。肯定會改掉懶床的習慣。

  4,不要替孩子做選擇。要讓孩子懂得選擇非常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孩子由于是早產,所以在智力上比起正常孩子有些滯后。但是,從在孩子開始懂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就讓她需要什么就自己選擇什么。

比如說孩子喜歡貼畫。我就帶她到店里讓她自己選擇。店里有很多種貼畫,常常看得孩子欣喜不易,漂亮的讓孩子無法確定自己喜歡哪一種。我就訓練她先讓她把自己最喜歡的幾種挑出來進行比較。選出來自己最喜歡的,然后,再讓她從挑出來的喜歡的貼畫中再進行挑選。如此方法,幾次下來,孩子選擇出自己的最愛。

由于是自己選擇的貼畫,所以她非常愛惜。總是把貼畫貼好,放在自己的抽屜里,保存好。她常常把貼畫拿出來自己欣賞。這是在培養她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的建立,讓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收益匪淺。她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但是,有些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因此,從孩子剛開始懂事起,就對孩子大包大攬,生怕孩子遭受挫折。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沒有主見。凡事依靠父母。其結果就是培養了孩子懶惰的心里和習慣。

不要害怕孩子會走彎路、會遇到問題和挫折,因為那才是幫助他們成長最好的土壤。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不要去過多的干涉。

  5,不是不能打孩子。如果孩子真的不聽話。必須打

孩子做錯事不能打,是當下教育孩子的理念。

孩子通常是不能打。因為錯誤的本身,也在折磨孩子。這只是對于可以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只要父母把孩子的錯說清楚,告訴孩子為什么這是錯的,以后必須怎樣注意,就可以了。

有位媽媽這樣說: ”媽媽當“唐僧”才最有效。是的,一般情況下,孩子年幼對很多事情都懵懂不明,爸媽應該耐心幫助孩子。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漸漸懂事。

但是,遇見那種死不講理還講歪理,不承認自己錯誤的孩子,必須打。

打!是讓孩子知道疼。知道疼,才能有記憶。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切不可亂打。要打得值。否則,就失去原來的意義了。

因為,打孩子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還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6,不要對孩子掩飾。更不要對孩子撒謊

做父母不要向孩子撒謊,比如你答應孩子要買文具,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你忘記了。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會在不經意間,對孩子說一個小小的謊言。表面上解決了當下的問題,但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

家長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而出現撒謊,對孩子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輕一些的結果是孩子會學習父母這種撒謊的本領。嚴重的會在孩子成年后,引起孩子犯罪。

不能撒謊。父母真的不能對孩子撒謊。

  7,不要因為工作而忽略孩子。那是借口。孩子不會相信

現在社會的快節奏,讓父母休息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這就使得父母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越來越少了。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理由,成為父母們忽視教育孩子的主要借口。

但是,孩子是你們生下來的,不能不管不問。畢竟父母們都知道,缺失教育的孩子最危險。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最最危險。

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必需要從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對孩子表現出更多的關愛。這樣才能使家庭更加和諧。

一個和諧的家庭中長成的孩子,會更加敬愛自己的父母。會更親近社會。這對孩子長大后,非常有益。

  8, 不要嫌你的孩子煩。 對于孩子的發問,你不能等一下回答

對于生性好奇的孩子,父母不要嫌煩。因為他們的大腦總是在不停的運轉,促使孩子喜歡探索,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但是,有時候卻因為父母自己在忙,沒時間回答或者是無法回答孩子的提問,讓孩子失望。孩子發問時就會讓他“等一等”。可一等之后,就沒了下文。

所以,當孩子在發問時,父母們最好能夠放下手頭的工作,陪孩子一起探索學習,不懂不要緊,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查閱資料。這樣即增進親子關系,也學到了知識。

比如,有一次我正在忙工作,孩子過來問我,”爸爸,為什么南極沒有熊?”

? ? ?

一時間,我答不上來。但是我停下手頭的工作,對孩子說:“你問得真好,我們一起去找答案”。于是,孩子和我一起查閱《百科全書》,最后終于得到答案。

培養孩子,是我們父母的天職。如果父母們注意以上的問題,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在日后,非常成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模塊設計 UINavigationController是個容器,里面的UIViewController共用一個UI...
    太郎君閱讀 901評論 0 0
  • 欲望是一種能量,它如水般,可利益萬物,也可以毀滅良田。 你想種一顆什么樹 心念 有沒有找到因緣 發展的陽光 水...
    演金閱讀 22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