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3)人類洪水和農業革命

今天讀完了第四章和第五章。早上讀到手不釋卷,打心想眼兒里有點喜歡這個作者,可以看得出他的知識關聯整合的能力超強。這兩種能力恰好是我特別需要加強的,通過大量的閱讀,把各種知識互相關聯起來重新整合成自己的知識。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好好修行吧。


今日小結:

1. 最初的居住地

在認知革命以前,所有人類的活動范圍在亞非大陸上,海洋阻隔了所有動物的生存范圍。因此在遠離亞非大陸的澳洲,美洲這些大陸上,這些地方的生物沒有智人的活動下獨自演化了數百萬年,無論外形和天性都和亞非的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2. 智人走出亞非

認知革命之后,憑借航海技術和組織能力,突破海洋的限制,大約在45000年前發展出第一個能夠航海的人類社會,成功抵達澳洲,并成功殖民這片大陸。

智人的厲害之處在于不用象其它海洋哺乳動物要經過長期演化發展出適合器官和身形才能進入海洋,智人靠的是科技。

3. 澳洲因智人的到來,使該地的生態鏈重新洗牌

澳州曾有24種體重超過50公斤以上的動物,其中23種慘遭滅絕,罪魁禍首就是智人。

美洲跟澳洲的命運一樣,沒能躲過智人的魔爪。

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是整個動物界最大最快速的一場生態浩劫。讓全球大約一半的大型獸類魂歸西天,就此滅絕。

4. 滅絕浪潮

第一波滅絕浪潮來自采集者的擴張,第二波滅絕浪潮來自農民的擴張,第三波滅絕浪潮來自工業活動所造成的物種滅絕。

5. 農業革命干了什么?

從采集社會走向農業社會,大約始于公元前9500到公元前8500年。

智人馴化了小麥、稻米、土豆、馬鈴薯、大麥、小米等農作,也馴化了豬、牛、羊、雞等等動物家禽。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忙著播種、澆灌、除草、牧羊的定居化生活。

6. 農業生活真的比采集更幸福嗎?

過上農業生活的智人不用再去打獵了,摘果子了,過著風餐露宿的日子,但是人類被困在了那片土地上,困在了房子里。田間的勞作使人類不得不承受大量的疾病,比如椎間盤突出、關節炎等等,本來人類是追追獵物,爬爬樹,摘摘果子,到處遷移的雜食動物。到了農業社會,人們開始只能吃固定的幾種主食,遇到老天爺不賞臉,莊稼無收成,只能挨惡受凍。農業生活是看起富裕,生活壓力卻增大。

7. 農業革命的本質

農業革命讓智人人口爆發,人類不得不擴大農耕土地,更辛苦的工作,更多的人其實活地更糟糕了。

8. 驕傲的小麥

到底是人類馴服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人類。從DNA拷貝數量看,小麥才是大贏家。小麥得到人類的細心照顧,人類被困在土地上,房屋里。

9. ?農業革命是人類錯誤的判斷

人類一心想追求更輕松的生活,于是一門心思改變這個世界,結果卻并不是人類所期望的。農業革命不過是希望吃的飽一下,生活安全一點,但最終的累積效應,就是讓遠古的采集者開始花整天的時間在田間地頭,挑水務農。

10. 悲慘的家畜

小麥是成功的,但對家畜來說,命運確實讓人心痛。不會走路的牛,只有幾個月生命的雞,沒有眼睛的豬。。。。唉

p.s這本書的翻譯風格甚合我的口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下班路過清河路十字路口,震天的音樂聲中,一個失去雙臂的小伙子用脖子和聳起的肩膀夾著話筒高聲唱著一首動感的勁...
    三胖二狗的幸福Life閱讀 360評論 0 1
  • “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 《匆匆那年》方茴最愛的故事是《小王子》,喬燃尋遍了整座...
    柔西鹽閱讀 3,771評論 21 102
  • 目錄|你的悲傷,終究抵不過歲月 文/無印隨風 第三章 大結局·夜的狂歡 回去的路上,葉子始終無法面對現實。 葉子怎...
    無印隨風閱讀 651評論 6 5